搜索
首页 《和丘师悦二首·深夜》 感时方自叹,假寐敢求安。

感时方自叹,假寐敢求安。

意思:感时才感叹自己,打盹不敢求安。

出自作者[宋]卷刚中的《和丘师悦二首·深夜》

全文赏析

这首诗《鼓鼙传永漏,风露结新寒》是一首描绘夜晚场景,表达诗人内心感受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的景象,以及诗人独自饮酒、沉思的情景,透露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深深感慨。 首联“鼓鼙传永漏,风露结新寒。小爇金初冷,孤斟玉屡乾。”描绘了夜晚的景象和诗人的动作。鼓鼙的声音在夜深人静时传出,时间仿佛永远地流逝,风露凝结,带来了一丝寒意。诗人点燃金炉中的香料,初时带有些许冷意,他独自斟酒,酒水屡屡乾尽。这里的“鼓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永漏”则表示时间的无尽无休,“新寒”则描绘了夜晚的寒冷。而“小爇金初冷,孤斟玉屡乾”则通过细节描写,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寥。 “感时方自叹,假寐敢求安。”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无奈。他感时伤怀,开始自我叹息,但他不敢奢求安宁。这里的“感时”可能指的是对当前环境的感慨,也可能是对国家或个人命运的忧虑。“假寐”则是一种自我安慰的行为,表明诗人试图通过睡眠来逃避现实的困扰。 最后两句“且拨炉中火,清吟琢贤肝。”是诗人在困境中的自我安慰和寻求心灵净化的表现。他拨亮炉火,清吟诗句,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磨砺自己的意志和心灵。这里的“琢贤肝”可能指的是诗人通过与贤人的交流和自我反思来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和精神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和诗人的孤独、沉思行为,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深深感慨和对心灵的净化的追求。诗中的细节描写和情感表达都非常细腻,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鼓鼙传永漏,风露结新寒。
小爇金初冷,孤斟玉屡乾。
感时方自叹,假寐敢求安。
且拨炉中火,清吟琢贤肝。

关键词解释

  • 时方

    读音:shí fāng

    繁体字:時方

    英语:Current Prescription

    意思:(时方,时方)
    指宋·元以来通行的药方。对“古方”、“经方”而言。
      ▶清·陈念祖有《时方妙用

  • 假寐

    读音:jiǎ mèi

    繁体字:假寐

    短语:小睡 打瞌睡 盹 打盹儿

    英语:catnap

    意思:谓和衣打盹。
      ▶《诗•小雅•小弁》:“假寐永叹,维忧用老。”

  • 感时

    引用解释

    感慨时序的变迁或时势的变化。 汉 王逸 《九思·哀岁》:“岁忽忽兮惟暮,余感时兮悽愴。” 唐 杜甫 《春望》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清 吴敏树 《九日鹿角登高》诗序:“而骚人赋客,又或喜为感时伤物之语,以益其悲。” 钱基博 《吴禄贞传》:“ 禄贞 能为诗,感时抚事,随口吟唱,如不经意。”

    读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