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日醉醒菱唱里,邻家来往竹阴中。
意思:天天醉醒菱唱里,邻居往来竹阴中。
出自作者[宋]陆游的《书懹》
全文赏析
这首诗《愁向东华蹋软红,暂归旧隐乐无穷》是一首描绘诗人归隐生活的诗,通过对诗人日常生活的描绘,展现出诗人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和对自然的热爱。
首联“愁向东华蹋软红,暂归旧隐乐无穷”,诗人以一种愁闷的情绪开始描绘归隐的场景。他踏过繁华的东华(古代长安的东门)的红尘,暂时回到旧日的隐居之地,感到无比快乐。这里的“愁”和“乐”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出诗人对繁华世界的厌倦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颔联“石池洗药涓涓水,渔艇投竿嫋嫋风”,诗人描绘了隐居之地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方式。他家的石池里洗着药,池水涓涓流淌;他钓鱼的渔艇上挂着鱼竿,等待着风的吹拂。这些细节描绘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简单满足。
颈联“尽日醉醒菱唱里,邻家来往竹阴中”,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日常生活。他整天在菱唱声中醉醒,邻家竹林掩映的院落里来往频繁。这些细节描绘表现出诗人的闲适和自在,也表现出他对邻里和睦、和谐生活的向往。
尾联“何须列戟长安第,四面云山拥此翁”,诗人以一种豁达的态度回应前面的愁闷情绪,表达了他对归隐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然的赞美。他不需要在长安的府邸中炫耀地位和权力,四面云山就足以拥有人生最好的时光。这里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也表现出他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诗人日常生活的描绘,展现出诗人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人的情感变化和细节描绘都十分细腻,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这些主题都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相关句子
- 邻家觅酒。-- 出自《减字木兰花·竹斋陋止》作者:[宋]沈瀛
- 邻家船上小姑儿。-- 出自《渔父词/渔父》作者:[宋]薛师石
- 曾借邻家酒。-- 出自《清平乐·当时命友》作者:[宋]李之仪
- 邻家笛,夜夜故园-- 出自《江月晃重山》作者:[元]刘秉忠
- 预问邻家酒。-- 出自《点绛唇 探花》作者:[元]王恽
- 来往绣湖边。-- 出自《云门道中》作者:[宋]金涓
- 来往。-- 出自《定风波 再用前韵,药名》作者:[宋]辛弃疾
- 来往无凝滞。-- 出自《步步高》作者:[宋]无名氏
- 海若来往。-- 出自《侍宴华光殿曲水奉勑为皇太子作诗 八》作者:[南北朝]谢朓
- 来往恰如狂。-- 出自《太常引·人生弱丧自迷方》作者:[元]姬翼
- 来往相迎送。-- 出自《万年春·云海蓬莱》作者:[元]姬翼
- 来往自通神。-- 出自《巫山一段云·寂照山月衔》作者:[元]姬翼
- 来往纵横。-- 出自《满庭芳 赠淳化老乔先生》作者:[元]马钰
-
来往无拘。-- 出自《丑奴儿/采桑子》作者:[宋]张炎
- 晴空来往。-- 出自《青莲池上客 但词中有喝马,令丹阳行行坐坐》作者:[元]王哲
- 尽日凭阑。-- 出自《南乡子·翠密红繁》作者:[宋]欧阳修
- 尽日悠扬飞舞。-- 出自《惜分飞·池上楼台堤上路》作者:[宋]刘学箕
- 尽日繁香里。-- 出自《菩萨蛮·南轩面对芙蓉浦》作者:[宋]陈与义
- 流苏尽日垂。-- 出自《菩萨蛮·绿杨低映深深院》作者:[宋]王之道
- 尽日无人见。-- 出自《菩萨蛮·平芜冉冉连云绿》作者:[宋]程垓
- 尽日相看如醉。-- 出自《桃源忆故人·小楼帘卷栏干外》作者:[宋]李漳
- 尽日不成眠。-- 出自《诉衷情·柳腰空舞翠裙烟》作者:[宋]吴文英
- 杨花尽日风。-- 出自《阮郎归·晚妆长趁景阳钟》作者:[宋]晏几道
- 杨花尽日风。-- 出自《阮郎归·晚妆长趁景阳钟》作者:[宋]晏几道
- 醉醒中。-- 出自《江城子·淡香幽艳露华浓》作者:[宋]刘过
- 醉醒中。-- 出自《江城子·幽香闲艳露华浓》作者:[宋]晁端礼
- 醉醒琼花露。-- 出自《贺新郎·醉醒琼花露》作者:[宋]王奕
- 宫袍呼醉醒。-- 出自《菩萨蛮·红云半压秋波碧》作者:[宋]高观国
- 与君同醉醒。-- 出自《破阵子·看破空花尘世》作者:[宋]陆游
- 琼枝半醉醒。-- 出自《醉琼枝/定风波》作者:[宋]贺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