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胡穆秀才遗古铜器似鼎而小上有两柱可以覆而》
嗟君一见呼作鼎,才注升合已漂逝。
嗟君一见呼作鼎,才注升合已漂逝。
意思:
唉你一被呼作鼎,才能注升合已漂逝。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胡穆秀才遗古铜器似鼎而小上有两柱可以覆而》
全文赏析
原题:胡穆秀才遗古铜器似鼎而小上有两柱可以覆而不蹶以为鼎则不足疑其饮器也胡有诗答之
相关句子
升合等平分,彼我言词绝。
-- 出自《偈颂一百零二首》作者:[宋]释慧远
晨出暮乃归,升合赖筋力。
-- 出自《观食叹》作者:[宋]方回
入市博得升合粮,归来分与妻儿尝。
-- 出自《樵夫行》作者:[宋]徐侨
多少牙人并贩子,却来升合较毫厘。
-- 出自《偈颂一百五十首》作者:[宋]释心月
开个灯心皂角铺,日求升合度朝昏。
-- 出自《台山婆话颂》作者:[宋]释守仁
一见平陵桐。
-- 出自《学古诗》作者:[南北朝]何逊
一见寸心倾。
-- 出自《太常引·绿衣持节拥亭亭》作者:[元]许有孚
一见寸心倾。
-- 出自《太常引·绿衣持节拥亭亭》作者:[元]许有孚
尊前一见。
-- 出自《减字木兰花·疏梅风韵》作者:[宋]无名氏
一见如旧识。
-- 出自《送权二》作者:[唐]王维
一见风流。
-- 出自《减字木兰花·谁知莹澈》作者:[宋]向子諲
一见又天涯。
-- 出自《南楼令/唐多令》作者:[宋]张炎
思一见冰雪。
-- 出自《芭蕉雨·雨过凉生藕叶》作者:[宋]程垓
嗟君此别意何如?
-- 出自《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作者:[唐]高适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
-- 出自《送杜审言》作者:[唐]宋之问
往复一万里,嗟君已两行。
-- 出自《送南台从事刘子谦之辽东》作者:[元]萨都剌
嗟君与斯远,文中真二虎。
-- 出自《寄赵昌甫并简徐斯远》作者:[宋]陆游
嗟君本笃学,寤寐好文字。
-- 出自《送陆权叔提举茶税》作者:[宋]苏洵
自我违京洛,嗟君此溯洄。
-- 出自《岳州别梁六入朝》作者:[唐]张说
世路久,嗟君进取身。
-- 出自《送友人赴举》作者:[唐]朱庆馀
杳杳黄泉下,嗟君向此行。
-- 出自《哭贾岛二首》作者:[唐]姚合
吁嗟君类我,何处觅知音。
-- 出自《赠笔工》作者:[宋]赵蕃
呼作白头翁。
-- 出自《木兰花慢 同济南府学诸公泛大明湖》作者:[元]张之翰
笊篱提起处,相呼作舞诗。
-- 出自《颂古二十一首》作者:[宋]释心月
鸟青呼作使,鹤白养成群。
-- 出自《刘松年山居图》作者:[明]唐肃
已被山中客,呼作白家池。
-- 出自《草堂前新开一池,养鱼种荷,日有幽趣》作者:[唐]白居易
枭呼作人声,月出如野烧。
-- 出自《夜兴》作者:[宋]陆游
莫将呼作龙,粱肉才经口。
-- 出自《犬》作者:[宋]梅尧臣
暗香漏泄通消息,散作人间调鼎才。
-- 出自《颂古十九首》作者:[宋]释慧晖
清香飘处多真实,真实中藏调鼎才。
-- 出自《偈颂九十三首》作者:[宋]释梵琮
诗句原文
只耳兽啮环,长唇鹅擘喙。
三趾下锐春蒲短,两柱高张秋菌细。
君看翻覆俯仰间,覆成三角翻两髻。
古书虽满腹,(古有篆五字不可识)。
苟有用我亦随世。
嗟君一见呼作鼎,才注升合已漂逝。
不如学鸱夷,尽日盛酒真良计。
作者介绍
苏轼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关键词解释
升合
读音:
shēng hé
繁体字:
升合
意思:
1.一升一合,比喻数量很小。
▶《三国志•蜀志•杨洪传》“洪迎门下书佐何祗”南朝·宋·裴松之注:“使人投算,祗听其读而心计之,不差升合,其精如此。”
▶宋
升合详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