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禁中寓直,梦游仙游寺》 觉闻宫漏声,犹谓山泉滴。

觉闻宫漏声,犹谓山泉滴。

意思:觉得听到宫漏声,还对山泉水滴。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禁中寓直,梦游仙游寺》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宁静、清新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首句“西轩草诏暇,松竹深寂寂”描绘了一个在松竹掩映的宁静轩阁中,诗人暂时摆脱了繁忙的政务,享受片刻的清闲。松竹深寂,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 “月出清风来,忽似山中夕”这句诗描绘了月出时的景象,清风徐来,让人仿佛置身于山中月夜。这种描绘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因成西南梦,梦作游仙客”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梦想和渴望。他渴望像游仙客一样,遨游于天地之间,探索未知的世界。这种渴望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最后两句“觉闻宫漏声,犹谓山泉滴”描绘了诗人从梦中醒来,听到宫漏声,却误以为是山泉滴落的情景。这种描绘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留恋和对生活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宁静、清新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通过诗人的梦想和渴望,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生活的热爱。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诗篇,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西轩草诏暇,松竹深寂寂。
月出清风来,忽似山中夕。
因成西南梦,梦作游仙客。
觉闻宫漏声,犹谓山泉滴。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山泉

    读音:shān quán

    繁体字:山泉

    短语:矿泉 间歇泉 泉 盐

    英语:spring

    意思:
     1.山中泉水。
      ▶唐·朱庆余《山居》诗:“山泉共鹿饮,

  • 宫漏

    读音:gōng lòu

    繁体字:宮漏

    意思:(宫漏,宫漏)
    古代宫中计时器。用铜壶滴漏,故称宫漏。
      ▶唐·白居易《同钱员外禁中夜直》诗:“宫漏三声知半夜,好风凉月满松筠。”
      ▶五代·冯延巳《鹊踏枝》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