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野蔷薇》 藞苴余春还子细,燕脂浓抹野蔷薇。

藞苴余春还子细,燕脂浓抹野蔷薇。

意思:藞苴我春天返回仔细,燕脂浓抹野蔷薇。

出自作者[宋]杨万里的《野蔷薇》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晚春景色的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春天的消逝和生命的顽强。整首诗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给人以深刻的艺术感受。 首句“红残绿暗已多时”描绘了春天即将结束的景象,红色的花朵已经凋零,绿色的树叶也变得暗淡。这里既表达了作者对春天逝去的感叹,也暗示了生命的无常和易逝。 次句“路上山花也则稀”进一步描绘了春天消逝的景象,山路上的野花也变得稀少。这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出作者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春天逝去的惋惜。 接着,“藞苴余春还子细”一句中,“藞苴”意为杂乱,“子细”意为仔细,形容春天虽已接近尾声,但仍然仔细地留意着剩余的美好。这里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最后一句“燕脂浓抹野蔷薇”描绘了野蔷薇盛开的景象,燕脂般的红色使野蔷薇显得格外艳丽。这句诗通过对野蔷薇的描绘,表现了生命的顽强和美好,给人以希望和鼓舞。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消逝和生命顽强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珍视、热爱和敬畏之情。同时,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自然景物的美丽和魅力,给人以深刻的艺术感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红残绿暗已多时,路上山花也则稀。
藞苴余春还子细,燕脂浓抹野蔷薇。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奉新县、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关键词解释

  • 子细

    引用解释

    1.认真、细致;细心。《魏书·源怀传》:“ 怀 性宽容简约,不好烦碎,恒语人曰:‘为贵人,理世务当举纲维,何必须太子细也。譬如为屋,但外望高显,楹栋平正,基壁完牢,风雨不入,足矣。斧斤不平,斲削不密,非屋之病也。’” 唐 李德裕 《续得高文端贼中事宜四状》:“昨日 高文端 到宅辞臣,因子细问得贼中事宜。” 宋 杨万里 《又题寺后竹亭》

  • 野蔷薇

    解释

    野蔷薇 yěqiángwēi

    [multiflora rose] 泛指野生的蔷薇

    引用解释

    落叶灌木,茎细长,蔓生,枝上密生小刺,羽状复叶,小叶倒卵形或长圆形,花白色或淡红色,有芳香。果小,

  • 藞苴

    读音:lǎ jū

    繁体字:藞苴

    意思:
     1.犹邋遢。不整洁;不利落;不端庄。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面目皱瘦,行步藞苴。”
     
     2.犹阑珊。
      ▶清·曹寅《题柳村墨杏花》诗:

  • 余春

    读音:yú chūn

    繁体字:餘春

    意思:(余春,余春)
    暮春;残春。
      ▶南朝·梁简文帝《晚春赋》:“待余春于北阁,藉高讌于南陂。”
      ▶唐·李白《惜余春赋》:“惜余春之将阑,每为恨兮不浅。”
     

  • 蔷薇

    读音:qiáng wēi

    繁体字:薔薇

    短语:野蔷薇

    英语:rose

    意思:(蔷薇,蔷薇)
    植物名。落叶灌木,茎细长,蔓生,枝上密生小刺,羽状复叶,小叶倒卵形或长圆形,花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