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宫词》 琐声金制阅门环,帘卷真珠十二间。

琐声金制阅门环,帘卷真珠十二间。

意思:这些声音金制阅门环,帘卷珍珠十二间。

出自作者[宋]王珪的《宫词》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琐声金制阅门环,帘卷真珠十二间。别殿春风呼万岁,中丞新押散朝班。》,作者是唐朝的诗人张祜。 首句“琐声金制阅门环”中,“琐声”指的是清脆悦耳的声音,“金制”暗示了宫廷的富丽堂皇,“阅门环”则可能是指宫门上的金制门环。整句诗描绘了宫廷的庄严和华丽,同时也暗示了宫廷的繁忙和紧张。 第二句“帘卷真珠十二间”中的“真珠”形象地描绘了宫殿的华丽,“十二间”则可能指的是宫殿的规模之大。这句诗描绘了宫廷的宏伟和庄严,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宁静和安详的气氛。 第三句“别殿春风呼万岁”描绘了春风中,皇帝在宫殿中欢呼万岁的场景,表现出皇帝的威严和尊贵。 最后一句“中丞新押散朝班”中的“中丞”指的是御史中丞,是皇帝的耳目和助手,负责监察百官。这句诗描绘了御史中丞散朝的场景,同时也暗示了宫廷的秩序和纪律。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宫廷的庄严、华丽、繁忙和秩序,同时也透露出皇帝的威严和尊贵。整首诗语言简练,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琐声金制阅门环,帘卷真珠十二间。
别殿春风呼万岁,中丞新押散朝班。
作者介绍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

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

关键词解释

  • 门环

    读音:mén huán

    繁体字:門環

    意思:(门环,门环)
    装在门上的铜环或铁环。
      ▶茅盾《子夜》八:“有人把大门上的门环打得怪响。”
      ▶叶圣陶《夜》:“邻家的门环一声响,那更使她心头突地一跳。”

  • 真珠

    读音:zhēn zhū

    繁体字:真珠

    短语:珍珠 串珠 珠子 珠

    英语:pearl

    意思:
     1.即珍珠。形圆如豆,乳白色,有光泽,是某些软体动物(如蚌)壳内所产。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