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川日夜赴清浔,此地朝宗见本心。
意思:河流日夜到清得,这地朝宗见本心。
出自作者[宋]蔡肇的《游浮玉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百川日夜赴清浔,此地朝宗见本心。》是一首对自然风景的赞美诗。诗人通过描绘江河汇聚的壮丽景象,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寓含了人生哲理。
首句“百川日夜赴清浔”描绘了江河奔流不息,日夜不停,最终汇聚到清澈的水域的景象。诗人用“赴”字,形象地表达了江河的奔腾之势和汇聚之行。而“清浔”则象征着清澈明亮的归宿,寓意人生的美好归宿。
次句“此地朝宗见本心”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江河汇聚的景象与人生的追求和初心联系起来。在这里,“朝宗”象征着人生的归宿和目标,而“本心”则表达了人的初心和追求。诗人通过描绘江河汇聚的景象,暗示人们应该坚守初心,不断前行,最终找到人生的归宿。
接下来,诗中通过“苍鹘养雏归绝壁,老蛟伏卵护寒金”等句,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界的生命力和母爱,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和赞美。苍鹘养雏,老蛟伏卵,这些细节描绘了自然界中的生命循环和母爱,体现了生命的坚韧和伟大。
最后两句“谁把孤根掷天外,免令游客费闲吟”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景的感慨和对游客的关怀。诗人以孤根自比,寓意自己坚韧不拔、独立自主的精神品质。同时,也提醒游客在欣赏自然风景时,不要忘记留下一份对自然的敬畏和关怀。
整首诗通过对江河汇聚的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生命的赞美。同时,也寓含了人生哲理,提醒人们坚守初心,不断前行,找到人生的归宿。诗人的语言简练而富有感染力,让人在欣赏自然风景的同时,也能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