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览古四十二首 其十九》 孔公荐一鹗,义烈争秋霜。

孔公荐一鹗,义烈争秋霜。

意思:孔先生推荐一鹗,义烈争秋霜。

出自作者[元]杨维桢的《览古四十二首 其十九》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忠诚、忠诚和爱国主义的。它描绘了一个英勇的英雄孔公,他为了报答知己和为国家讨贼而奋斗的形象。 首联“孔公荐一鹗,义烈争秋霜。”描绘了孔公推荐了一个英勇的英雄,人们为了他的正义和勇敢而争论如同秋霜一样坚定。这里使用了秋霜作为象征,暗示了孔公的行为和决心如同秋霜一样冷酷无情,坚定不移。 “矢心报知己,讨贼尊天王。”表达了孔公对知己的忠诚和对国家的热爱,他愿意为了报答知己的恩情和为国家除贼而奋斗。这两句诗强调了忠诚和爱国的重要性,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精神的赞美和敬仰。 “渔阳操英愤,夫岂病悖狂?”渔阳操是孔公演奏的音乐,表达了他的愤怒和不满,但他并没有被这种情绪所困扰,反而把它转化为动力,表明他并不畏惧挑战和困难。 “营门三尺棁,杀气披欃枪。”最后两句描绘了孔公在军营门口的形象,他身上的杀气如同披着欃枪一样,预示着他将会有所作为。这里再次强调了孔公的英勇和决心,以及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孔公的形象和行为,表达了忠诚、爱国和勇敢的精神。它鼓励人们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勇气,为了正义和国家的利益而奋斗。这首诗充满了激情和力量,是对英勇精神的赞美和敬仰。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孔公荐一鹗,义烈争秋霜。
矢心报知己,讨贼尊天王。
渔阳操英愤,夫岂病悖狂?
营门三尺棁,杀气披欃枪。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杨维桢(1296年-1370年),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等。他是元朝末年和明初著名的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杨维桢自幼聪颖,其父杨宏对他寄予厚望。他的诗歌清新脱俗,意境深远,常常描写自然风景和人民生活,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此外,杨维桢还擅长书法和绘画,尤其是山水画和花鸟画。他的画作与诗歌一样清新脱俗、自然流畅。

关键词解释

  • 义烈

    读音:yì liè

    繁体字:義烈

    意思:(义烈,义烈)

     1.忠义节烈。
      ▶《宋书•胡藩传》:“卿此姪当以义烈成名。”
      ▶唐·皮日休《陵母颂》:“使千百小人如女子忠贞义烈者,未之有也。”

  • 秋霜

    读音:qiū shuāng

    繁体字:秋霜

    英语:frost in autumn

    意思:
     1.秋日的霜。
      ▶《史记•李斯列传》:“故秋霜降者草花落,水摇动者万物作,此必然之效也。”

  • 孔公

    读音:kǒng gōng

    繁体字:孔公

    意思:指孔子。
      ▶《文选•杨修<答临淄侯笺>》:“今之赋颂,古诗之流,不更孔公,风雅无别耳。”
      ▶吕延济注:“脩言今植之赋颂乃与古诗相类,虽不经孔子删定,与《诗》之《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