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有陶彭泽,清樽与重持。
意思:会有陶彭泽,清樽和重持。
出自作者[宋]韩维的《次韵和之美十日菊》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梅花》,作者是北宋诗人郭印。这首诗以梅花的生长过程为线索,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梅花高洁品质的喜爱,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感慨。
首联“孤根随地发,繁蕊破霜迟”,形象地描绘了梅花的生长过程和特点。孤根意味着梅花在土壤中独自生长,表现出一种孤独坚韧的品质。随地发则描绘了梅花在任何地方都能生长的特点,象征着它不畏艰难、顽强生存的精神。繁蕊是形容梅花的繁花盛开,破霜迟则描绘了梅花在严寒中绽放的坚韧形象。
颔联“但取凋零晚,何忧赏爱移”,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诗人认为,梅花最可贵之处在于它的凋零晚,即它会在其他花卉凋谢之后才凋零,表现出一种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精神。即使有人想要移走它,它也不怕,表现出一种无畏的态度。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梅花高洁品质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颈联“物情伤老大,人事阅兴衰”,诗人借物抒情,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感慨。物情伤老大,意味着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衰老,表现出一种自然规律的无奈和悲哀。人事阅兴衰则表达了人事变迁、繁华落尽的感慨。这两句诗将自然与人世联系起来,深化了诗的主题。
尾联“会有陶彭泽,清樽与重持”,诗人以陶渊明重逢梅花为喻,表达了诗人愿意与梅花相伴、共度时光的愿望。陶彭泽是陶渊明的别号,重持则表示诗人愿意再次与梅花相伴,表现出诗人对梅花的深厚感情。这一联诗意盎然,给人以美好的想象和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梅花高洁品质的喜爱和对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感慨。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优美的语言,使得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哲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