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一去无还意》 百战攻胡虏,三冬阻玉关。

百战攻胡虏,三冬阻玉关。

意思:各种作战进攻敌人,三冬阻玉关。

出自作者[唐]赵嘏的《一去无还意》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良人征战边疆,久久不能归来的情境,展现了战争带给人们的痛苦与无奈。整首诗流淌着深沉的悲伤和强烈的思念之情。 首联“良人征绝域,一去不言还”,开门见山地点明了主题,良人征战在遥远的边疆,一去不复返。这种直白的叙述方式,让读者立刻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生的无常。 颔联“百战攻胡虏,三冬阻玉关”,进一步描绘了战争的惨烈和边疆的艰苦。良人经历了数百次的战斗,攻击胡虏,三个冬天都被阻挡在玉门关外。这一联通过对战争的描绘,展现了良人的英勇和忠诚,同时也体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颈联“萧萧边马思,猎猎戍旗闲”,通过描绘边疆的风物和军旗的猎猎作响,进一步渲染了边疆的荒凉和寂寥。这种景象与良人的孤独和无助相互映衬,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沉。 尾联“独把千重恨,连年未解颜”,以独白的形式,直接表达了良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他把千重的怨恨独自承受,连续多年都无法舒展眉头。这一联通过对良人内心世界的描绘,进一步加深了整首诗的悲伤和无奈的氛围。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成功地描绘了一个良人征战边疆,久久不能归来的情境,展现了战争带给人们的痛苦和无奈。同时,通过对良人内心世界的描绘,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沉和感人。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良人征绝域,一去不言还。
百战攻胡虏,三冬阻玉关。
萧萧边马思,猎猎戍旗闲。
独把千重恨,连年未解颜。
作者介绍
赵嘏,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关键词解释

  • 玉关

    读音:yù guān

    繁体字:玉關

    英语:Ngoc Quan

    意思:(玉关,玉关)

     1.即玉门关。
      ▶北周·庾信《竹杖赋》:“玉关寄书,章臺留钏。”
      ▶唐·李白

  • 百战

    读音:bǎi zhàn

    繁体字:百戰

    意思:(百战,百战)
    多次作战。
      ▶《吴子•料敌》:“三军匈匈,欲前不能,欲去不敢,以半击倍,百战不怠。”
      ▶《晋书•索綝传》:“大小百战,綝手擒贼帅李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