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景情无极,高歌兴转赊。
意思:对景情无极,高歌唱兴趣远。
出自作者[宋]韩维的《同子华仲连二兄游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心境的诗,通过对陶渊明饮酒、习家池等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首联“浊酒非陶令,方池似习家”,诗人表明自己并非像陶渊明那样饮酒以自适,但眼前的景象却让他想起了陶渊明的田园生活。方池、习家池都是古人描绘自然美景的经典场景,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颔联“放舡风动柳,着岸水涵花”,诗人描绘了风中柳树的摇曳和水中花儿的倒影,这些细节描绘了自然的美妙之处,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欣赏之情。
颈联“对景情无极,高歌兴转赊”,诗人表达了自己面对美景时的情感无法用言语表达,只能通过高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这一句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尾联“群鸟思共济,何心问仙槎”,诗人借群鸟共同渡河的场景,表达了自己愿意与自然和谐相处,与他人共同度过人生的美好时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未来的乐观展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生活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细节和形象的比喻,使得诗歌更加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同时,诗人在描绘自然美景时也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使得诗歌更加具有深度和内涵。
相关句子
- 乾坤有乾坤,无极复无极。-- 出自《十月旦读子美北风吹瘴疠羸老思散策之句初寮》作者:[宋]朱翌
- 仙景无极。-- 出自《惜奴娇·山染青螺缥渺》作者:[宋]巫山神女
- 恨无极。-- 出自《兰陵王·杏花坼》作者:[宋]曹邍
- 三世无极已。-- 出自《石壁立招提精舍诗》作者:[南北朝]谢灵运
- 高高殊无极。-- 出自《折杨柳行》作者:[魏晋]曹丕
- 春无极。-- 出自《秦楼月/忆秦娥》作者:[宋]范成大
- 永永无极。-- 出自《成王冠辞》作者:[先秦]先秦无名
- 化无极。-- 出自《梁鼓吹曲 桐柏山》作者:[南北朝]沈约
- 高歌起。-- 出自《点绛唇·醉上兰舟》作者:[宋]周必大
- 高歌一曲。-- 出自《瑞鹤仙·岁华如转辇》作者:[元]长筌子
- 高歌无和。-- 出自《点绛唇·暗里追凉》作者:[近代]王国维
- 高歌傃关国。-- 出自《还故园诗》作者:[南北朝]江淹
- 高歌起。-- 出自《点绛唇 寿周干臣》作者:[元]王恽
- 伤心对景。-- 出自《齐天乐·红香十里铜驼梦》作者:[宋]翁孟寅
- 对景承欢宠。-- 出自《菩萨蛮·包中香黍分边角》作者:[唐]陈义
- 对景还销瘦。-- 出自《归田乐引/归田乐》作者:[宋]黄庭坚
- 对景复愁绝。-- 出自《小重山·鼓报黄昏禽影歇》作者:[宋]无名氏
- 对景成离恨。-- 出自《桃源忆故人·园林万木凋零尽》作者:[宋]无名氏
- 对景侧金盏。-- 出自《惜双双/惜分飞》作者:[宋]无名氏
- 对景见南山?-- 出自《赏南枝》作者:[宋]曾巩
- 对景成何用?-- 出自《解闷 其一》作者:[元]王冕
- 奈对景,不酾酒。-- 出自《贺新郎·极目飙尘表》作者:[宋]葛长庚
- 情无托。-- 出自《点绛唇·秋气微凉》作者:[宋]王安国
- 情无那。-- 出自《渔家傲·雪点江梅才可可》作者:[宋]无名氏
- 情无远近。-- 出自《减字木兰花·春容秀润》作者:[宋]贺铸
- 情无去取。-- 出自《赠逸民诗 五》作者:[南北朝]萧衍
- 俗情无,-- 出自《棹棹楫》作者:[元]侯善渊
- 情无著。-- 出自《点绛唇·桂子飘香》作者:[宋]吕胜己
- 情无那。-- 出自《点绛唇 送王世英》作者:[元]程文海
- 嗟哉极高言,至死藏心曲。-- 出自《咏怀十首》作者:[明]陈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