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知佛法无多子,争似当时未问时。
意思:即使知道佛法没有儿子多,争论似乎当时没有问时。
出自作者[宋]释宗演的《颂古十七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棒下承当早自欺,听人饶舌固非宜。纵知佛法无多子,争似当时未问时》是作者对佛教的独特见解,表达了作者对佛教的信仰和追求。
首两句“棒下承当早自欺,听人饶舌固非宜。”描绘了佛教修行的一种方式——棒喝。这可能是一种严格的修行方式,通过严厉的惩罚来使人警醒,自我反省。然而,如果只是被动地接受这种惩罚,而没有自己的主动努力和自我提升,那么就会过早地自欺。而“听人饶舌”则是指盲目听从别人的说法,这并不是正确的修行态度。
接下来的两句“纵知佛法无多子,争似当时未问时。”是对佛教的深入理解。即使知道佛法并不复杂深奥,甚至可能看起来非常简单,但如果只是在修行之初就急于求成,那么可能错过了最开始的阶段,错过了真正的修行机会。这就像一个人在迷路时,没有询问路标或者他人,而是直接问路上的行人,那么他可能会走更多的冤枉路。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佛教修行的理解和追求。它强调了自我努力和主动探索的重要性,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别人的说法或者盲目地追求所谓的“佛法”。同时,它也提醒我们不要过早地自欺,要保持清醒和警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体验佛教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