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李士宏得芗林五老石地野人》 不须拄杖穿寒云,几案之间有庐阜。

不须拄杖穿寒云,几案之间有庐阜。

意思:不需要拄着手杖穿冷云,桌子之间有庐山。

出自作者[宋]赵文的《李士宏得芗林五老石地野人》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芗林丑石的赞美和感慨。诗中描绘了石头的高大、坚硬、清润的特性,以及它们被雕刻成各种形状的美丽。作者对石头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认为它们是值得友好的事物。 诗中提到的“五老”可能是指五座高大的山峰,它们在诗中被赋予了长寿和吉祥的含义。而“鸿蒙叟”则可能是指一位古老的仙人或神仙,他们雕刻这些石头,赋予了它们更多的神秘色彩。 此外,诗中还提到了高丽铜盆和史籀玉筹等物品,这些物品也与石头有关,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内涵。 最后,作者表达了对石头的喜爱之情,认为它们是值得珍藏和欣赏的物品。他甚至想象自己可以在桌案之间欣赏这些石头,把它们比作庐阜山,表达了对石头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充满了对石头的赞美和感慨之情,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石头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艺术和文化的热爱,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芗林丑石何曾丑,化为五老如此寿。
高低俯仰各有意,清润坚贞皆可友。
剜劖刻削巧戏剧,谁为此者鸿蒙叟。
铜盆古雅出高丽,玉筹清奇原史籀。
向翁神游渺何许,此物亦落何人手。
野人得之安所用,光怪出屋惊田妇。
天生尤物必有属,诗老得之端不偶。
不须拄杖穿寒云,几案之间有庐阜。
先生自是五山一,视真庐阜犹培塿。
如何得此亦惊喜,便欲赋诗为不朽。
醉僧痴望作怪供,持此或可博升斗。
壶中九华竟不得,坡老叹息不离口。
仇池不借王驸马,诗卷纷纷愁逆取

关键词解释

  • 拄杖

    读音:zhǔ zhàng

    繁体字:拄杖

    意思:
     1.执持。
      ▶三国·魏·曹操《陌上桑》:“食芝英,饮醴泉,拄杖桂枝佩秋兰。”
     
     2.支撑着拐杖。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

  • 寒云

    读音:hán yún

    繁体字:寒雲

    意思:(寒云,寒云)
    寒天的云。
      ▶晋·陶潜《岁暮和张常侍》诗:“向夕长风起,寒云没西山。”
      ▶唐·郎士元《盩厔县郑礒宅送钱大》诗:“荒城背流水,远雁入寒云。”

  • 不须

    读音:bù xū

    繁体字:不須

    意思:(不须,不须)
    不用;不必。
      ▶《后汉书•逸民传•周党》:“臣闻尧不须许由、巢父,而建号天下;周不待伯夷、叔齐,而王道以成。”
      ▶唐·张志和《渔父歌》:“青篛笠,绿

  • 庐阜

    读音:lú fù

    繁体字:廬阜

    意思:(庐阜,庐阜)
    庐山。
      ▶南朝·梁·刘孝绰《酬陆长史倕》诗:“庐阜擅高名,岧岧凌太清。”
      ▶唐·孟浩然《夜泊庐江闻故人在东林寺以诗寄之》:“江路经庐阜,松门入虎溪。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