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病中》 十日身无一日宁,病源知向百忧生。

十日身无一日宁,病源知向百忧生。

意思:十天身没有一天安宁,病源知向百忧生。

出自作者[宋]王令的《病中》

全文赏析

这首诗《十日身无一日宁》是一首描绘诗人忙碌生活和内心感受的诗,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和生命的思考。 首联“十日身无一日宁,病源知向百忧生。”直接揭示了诗人生活的忙碌和内心的忧虑。用“十日无一日宁”来形容生活的繁忙,可见诗人日程安排得相当紧凑。而“百忧生”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忧虑,表现了他内心的复杂和沉重。 颔联“寒侵骐骥应方瘦,蠹满楩楠岂易荣。”用比喻的手法,将骏马比喻为“骐骥”,代表了诗人的理想和追求;而“蠹满楩楠”则代表了现实的困境和困扰。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深深无奈。 颈联“小合昼闲书帙乱,画堂风静药罗声。”描绘了诗人闲适的生活场景,白天在书房中读书,虽然书帙杂乱,但环境安静,充满了闲适的气氛。而“画堂风静药罗声”则进一步描绘了药堂的安静,风吹过,药罗的声音清晰可闻,更显环境的静谧。 尾联“北山扶杖终归去,寄语岩猿莫晓惊。”诗人以“北山”为喻,表达了自己归隐的决心。他拄着拐杖,终将回到北山,过上宁静的生活。这里也透露出诗人对城市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同时,“寄语岩猿莫晓惊”也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动物的友好,他希望动物们能够理解他的决定,不再被他归隐的决定所惊扰。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忙碌的生活和内心的忧虑,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和生命的思考。诗人在忙碌的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宁静,最终决定回归自然,过上宁静的生活。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给人以深深的共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十日身无一日宁,病源知向百忧生。
寒侵骐骥应方瘦,蠹满楩楠岂易荣。
小合昼闲书帙乱,画堂风静药罗声。
北山扶杖终归去,寄语岩猿莫晓惊。
作者介绍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关键词解释

  • 病源

    读音:bìng yuán

    繁体字:病源

    英语:cause of disease; etiology

    意思:
     1.病原。
      ▶《法苑珠林》卷三五:“病源既久,不可治也。”
      ▶

  • 十日

    读音:shí rì

    繁体字:十日

    意思:
     1.古代神话传说天本有十日,尧命后羿射落九日。
      ▶《山海经•海外东经》:“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淮

  • 一日

    读音:yī rì

    繁体字:一日

    英语:legal day

    意思:
     1.一昼夜;一天。
      ▶《诗•王风•采葛》:“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汉·司马迁《报任安书》:“是以肠一

  • 忧生

    读音:yōu shēng

    繁体字:憂生

    意思:(忧生,忧生)

     1.对生命感到忧虑。
      ▶南朝·梁·江淹《自叙传》:“而宋末多阻,宗室有忧生之难。”
     
     2.对有生之日感到忧伤。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