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九月九日登龙山》
先贤杳不接,故老犹可访。
先贤杳不接,故老犹可访。
意思:
先贤杳不接,老人还可以访问。
出自作者[唐]张九龄的《九月九日登龙山》
全文创作背景
张九龄的《九月九日登龙山》的创作背景与唐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的重阳节有关。在这一天,张九龄再次登上当涂(今安徽当涂)的龙山,进行宴赏。他在前一天已经登过龙山,并创作了《九日龙山饮》。这次的再次登临,让他感叹菊花连续两天遭到采摘,进而联想到自己两次进入长安,都遭受了政治上的重创。这种个人境遇与菊花的遭遇相呼应,引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从而写下了这首诗。
相关句子
讲学绍先贤。
-- 出自《不寐十首》作者:[宋]方回
先贤垂范,流落人间。
-- 出自《偈六十三首》作者:[宋]释道宁
先贤垂范,巧妙临时。
-- 出自《偈六十三首》作者:[宋]释道宁
先贤垂范,语真如弦。
-- 出自《偈六十三首》作者:[宋]释道宁
先贤未始觉,之子唱希声。
-- 出自《奉和窦使君同恭法师咏高僧二首·释僧肇》作者:[唐]慧宣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 出自《送梓州李使君》作者:[唐]王维
风花一去杳不归。
-- 出自《东飞伯劳歌》作者:[隋]江总
半月离乡井,家音杳不闻。
-- 出自《安仁道中》作者:[宋]赵汝鐩
青鸟杳不来,白云去玉京。
-- 出自《暮云辞》作者:[宋]白玉蟾
白云无消息,黄鹤杳不归。
-- 出自《徯鹤》作者:[宋]白玉蟾
箯舆杳不来,坐恨白日迟。
-- 出自《法云期曾存之不至》作者:[宋]吴则礼
汉馆留余趾,周台接故蹊。
-- 出自《朱坡》作者:[唐]杜牧
水分平楚阔,山接故关低。
-- 出自《申州道中》作者:[唐]崔涂
冰壶清莫比,铁砚老犹磨。
-- 出自《壬子夏端居二湖与二三子读书而苦热如焚一坐》作者:[明]贝琼
正如公性气,精悍老犹然。
-- 出自《刻李贞伯篆书海月庵扁》作者:[明]吴宽
桂老犹全在,蟾深未煞忙。
-- 出自《八月十六夜月》作者:[唐]卢延让
林叶润而密,莺语老犹娇。
-- 出自《水调歌头·林叶润而密》作者:[宋]冯取洽
老犹携侍女,贫不诌公俟。
-- 出自《赠医者川郭》作者:[宋]严嘉谋
衣食端须几,将老犹掣肘。
-- 出自《乙未移舟出口》作者:[宋]黄庭坚
老犹嗤佞佛,贫亦讳言钱。
-- 出自《自勉》作者:[宋]陆游
仙风如见引,金阙或可访。
-- 出自《题焦山》作者:[宋]张耒
借问自何方,可访夏后氏。
-- 出自《探禹穴》作者:[宋]邓深
草深那可访,地久阻相传。
-- 出自《赋得长洲苑送李惠》作者:[唐]郎士元
飘游邈何许,迹可访遗民。
-- 出自《再和》作者:[宋]冯时行
所愿君莫违,清风时可访。
-- 出自《咏月》作者:[唐]董思恭
已闻三径好,犹可访袁安。
-- 出自《早春残雪》作者:[唐]裴虔余
诗句原文
郡庭常窘束,凉野求昭旷。
楚客凛秋时,桓公旧台上。
清明风日好,历落江山望。
极远何萧条,中留坐惆怅。
东弥夏首阔,西拒荆门壮。
夷险虽异时,古今岂殊状。
先贤杳不接,故老犹可访。
投吊伤昔人,挥斤感前匠。
自为本疏散,未始忘幽尚。
际会非有欲,往来是无妄。
为邦复多幸,去国殊迁放。
且泛篱下菊,还聆郢中唱。
灌园亦何为,於陵乃逃相。
作者介绍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汉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唐朝开元年间名相,诗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七岁知属文,唐中宗景龙初年进士,始调校书郎。玄宗即位,迁右补阙。唐玄宗开元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母丧夺哀,拜同平章事。是唐代有名的贤相;举止优雅,风度不凡。自张九龄去世后,唐玄宗对宰相推荐之士,总要问“风度得如九龄否?”因此,张九龄一直为后世人所崇敬、仰慕。
张九龄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诗风清淡,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有《曲江集》。誉为“岭南第一人”。
关键词解释
先贤
读音:
xiān xián
繁体字:
先賢
英语:
sage of the past
意思:
(先贤,先贤)
1.先世的贤人。
▶明·嘉靖间议孔庙祭礼,称颜渊·曾参等十人以下和孔子
先贤详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