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又登岳阳楼》 洞庭镜面平千里,却要君山相发挥。

洞庭镜面平千里,却要君山相发挥。

意思:洞庭湖镜面平千里,却要君山互相辉映。

出自作者[宋]陈与义的《又登岳阳楼》

全文赏析

这首诗《岳阳楼前丹叶飞,栏干留我不须归。洞庭镜面平千里,却要君山相发挥。》以其生动的描绘,将岳阳楼的美丽景色展现得淋漓尽致。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岳阳楼前丹叶飞”,诗人直接切入主题,描绘了在岳阳楼前看到的一片丹叶纷飞的景象。丹叶是秋天的象征,它不仅代表了季节的变换,也代表了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沉淀。这里诗人用丹叶来象征人生的成熟和沉淀,同时也表达了对岳阳楼的深深眷恋。 “栏干留我不须归”一句,诗人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对岳阳楼的留恋。这里的“栏干”可以理解为诗人观赏景色时的凭依,而“留我不须归”则直接表达了诗人想要留在岳阳楼的愿望,体现了诗人对岳阳楼的热爱和眷恋。 “洞庭镜面平千里,却要君山相发挥。”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洞庭湖的美景。“镜面平千里”是对洞庭湖的生动描述,表现出湖面的广阔和宁静,给人一种平和、安详的感觉。“却要君山相发挥”则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洞庭湖与君山的关系表现得十分生动。这里诗人通过君山的点缀,进一步丰富了湖面的景色,同时也表达了对洞庭湖的深深喜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岳阳楼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诗人通过对丹叶、栏干、洞庭湖和君山的描绘,将岳阳楼的美丽景色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岳阳楼前丹叶飞,栏干留我不须归。
洞庭镜面平千里,却要君山相发挥。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故为洛(今河南洛阳)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关键词解释

  • 君山

    引用解释

    山名。在 湖南 洞庭湖 口,又名 湘山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湘水》:“湖( 洞庭湖 )中有 君山 …… 湘君 之所游处,故曰 君山 矣。” 唐 李白 《陪族叔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诗之五:“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 君山 。”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词:“日落 君山 云气,春到 沅 湘 草木,远思渺难收。”

  • 洞庭

    读音:dòng tíng

    繁体字:洞庭

    英语:Dongting Lake

    意思:
     1.广阔的庭院。
      ▶《庄子•天运》:“帝张《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
      ▶成玄英疏:“洞庭

  • 千里

    读音:qiān lǐ

    繁体字:千裏

    英语:a thousand li; a long distance or a vast expanse

    意思:指路途遥远或面积广阔。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 镜面

    读音:jìng miàn

    繁体字:鏡麵

    意思:(镜面,镜面)

     1.镜子的表面。
      ▶唐·韩愈《嘲鼾睡》诗之一:“木枕十字裂,镜面生痱癗。”
      ▶唐·罗隐《晚眺》诗:“天如镜面都来净,地似人心总不

  • 山相

    读音:shān xiāng

    繁体字:山相

    意思:见“山中宰相”。

    解释:1.见\"山中宰相\"。

    造句:暂无

  • 发挥

    解释

    发挥 fāhuī

    (1) [bring into play]∶表现出内在的能力

    发挥知识分子的聪明才智

    (2) [develop;elaborate]∶把意思或道理充分表达出来

    这一论点有待进一步发挥

    借题发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