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来厌索长安米,老去犹居大隐廛。
意思:近年来满足搜索长安米,老了还住在大隐店铺。
出自作者[宋]袁说友的《题牧隐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年来厌索长安米,老去犹居大隐廛。岂是红尘故相挽,枉令空愧牧牛篇。》是一首描绘作者自己生活状态的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的理解。
首句“年来厌索长安米”,直接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生活的厌倦,对长安(这里可能象征着繁华、浮躁的城市生活)的厌倦和对宁静、隐居生活的渴望。这里的“长安米”可以理解为世俗的物质追求,即名利、地位等。
“老去犹居大隐廛”则描绘了作者年老之后,选择隐居生活,远离繁华,选择“大隐”之道,即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方式。
“岂是红尘故相挽,枉令空愧牧牛篇。”两句诗中,作者表达了对红尘的理解和反思。他认为红尘并非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而是一种让他感到空虚和愧疚的生活。这里,“牧牛篇”可能象征着对过去生活的回忆,也可能是在描述对世俗生活的批判。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表达了一种对物质追求的厌倦和对精神追求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红尘的理解和批判,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种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对于现代人来说,仍然具有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