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濮阳录事赴忠州》 闻说古书多未校,肯令才子久西东。

闻说古书多未校,肯令才子久西东。

意思:听到解释古书多不校,肯让才子久西东。

出自作者[唐]李端的《送濮阳录事赴忠州》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作者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理想,表达了对事业和知识的追求和向往。 首句“成名不遂双旌远”,描绘了作者在成名之后未能如愿得到高官厚禄的遗憾。这句诗通过“双旌”这一象征高官的意象,表达了作者未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的失落之情。 “主印还为一郡雄”则描绘了作者在地方上担任要职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地方治理的雄心壮志。这句诗通过“一郡雄”这一意象,强调了作者在地方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接下来的几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生活中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赤叶黄花随野岸,青山白水映江枫”这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欣赏之情。而“巴人夜语孤舟里,越鸟春啼万壑中”则通过描绘生活中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最后一句“闻说古书多未校,肯令才子久西东”则表达了作者对知识的追求和对事业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作者生活经历和理想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事业和知识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七言古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成名不遂双旌远,主印还为一郡雄。
赤叶黄花随野岸,青山白水映江枫。
巴人夜语孤舟里,越鸟春啼万壑中。
闻说古书多未校,肯令才子久西东。
作者介绍
李端(737—784),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唐代诗人。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关键词解释

  • 西东

    读音:xī dōng

    繁体字:西東

    意思:(西东,西东)

     1.西方和东方。
      ▶汉·焦赣《易林•随之兑》:“两心不同,或欲西东。明论终始,莫适所从。”
      ▶宋·苏轼《虔州八境图》诗:“山水照人迷

  • 古书

    读音:gǔ shū

    繁体字:古書

    英语:ancient books

    意思:(古书,古书)

     1.指古文尚书。
      ▶《汉书•王莽传上》:“徵天下通一艺教授十一人以上,及有逸《礼》

  • 才子

    读音:cái zǐ

    繁体字:才子

    短语:材 人才 材料 天才 奇才 英才

    英语:gifted scholar

    意思:
     1.古称德才兼备的人。
      ▶《

  • 闻说

    读音:wén shuō

    繁体字:聞說

    意思:(闻说,闻说)
    犹听说。
      ▶唐·孟浩然《洛中访袁拾遗不遇》诗:“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水浒传》第二三回:“江湖上多闻说武二郎名字,不期今日却在这里相

  • 令才

    读音:lìng cái

    繁体字:令才

    意思:
     1.亦作“令材”。出众的才华。
      ▶《玉臺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云有第三郎,窈窕世无双,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
      ▶三国·魏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