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夜宿中书东合》 翰林平日接群公,文酒相欢慰病翁。

翰林平日接群公,文酒相欢慰病翁。

意思:翰林平时接待群臣,丞相高欢安慰病翁文酒。

出自作者[宋]欧阳修的《夜宿中书东合》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隐退回乡后所作的,诗中表达了他对过去在朝廷任职的怀念,对当前隐居生活的满足,以及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首联“翰林平日接群公,文酒相欢慰病翁。”描绘了作者在翰林院与众人交往、饮酒赋诗的场景,表现出他与众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他在官场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颔联“白首归田徒有约,黄扉论道愧无功。”表达了作者对退休归隐的决心和对过去在朝廷任职的遗憾。他虽然曾经与众人一起讨论治国之道,但因为没有取得显著的成就而感到愧疚。 颈联“攀髯路断三山远,忧国心危百箭攻。”描绘了作者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和焦虑。他感到自己已经无法再为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只能眼看着国家陷入困境而感到无能为力。 尾联“今夜静听丹禁漏,尚疑身在玉堂中。”表达了作者对当前隐居生活的满足和对过去的怀念。他虽然已经离开了朝廷,但仍然能够感受到自己曾经在朝廷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仿佛自己仍然身在朝廷之中。 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和现在的思考和感慨。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他对国家和自己的责任感和担当。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翰林平日接群公,文酒相欢慰病翁。
白首归田徒有约,黄扉论道愧无功。
攀髯路断三山远,忧国心危百箭攻。
今夜静听丹禁漏,尚疑身在玉堂中。
作者介绍 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翰林

    读音:hàn lín

    繁体字:翰林

    英语:member of Imperial Academy

    意思:
     1.谓文翰荟萃之所,犹词坛文苑。
      ▶《晋书•陆云传》:“辞迈翰林,言敷其藻。”

  • 平日

    读音:píng rì

    繁体字:平日

    短语:素日 平生 素常

    英语:(n) an ordinary day

    意思:平时;平常的日子(区别于特定的日子,如假日、节日等)。

  • 公文

    读音:gōng wén

    繁体字:公文

    短语:文牍

    英语:document

    意思:
     1.处理或联繫公务的文件。
      ▶汉·荀悦《汉纪•武帝纪一》:“苞苴盈于门庭,

  • 欢慰

    读音:huān wèi

    繁体字:歡慰

    意思:(参见懽慰,欢慰)

    解释:1.欣慰;高兴。

    造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