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山居杂咏》 锋镝牢囚取决过,依然不废我弦歌。

锋镝牢囚取决过,依然不废我弦歌。

意思:锋镝牢囚取决过,依然不放弃我歌唱。

出自作者[清]黄宗羲的《山居杂咏》

全文创作背景

黄宗羲的《山居杂咏》的创作背景是明朝灭亡后,他参加了抗清斗争,但最终失败,不得不隐居山林。在隐居期间,他创作了这首诗歌,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和对隐居生活的感慨。诗歌描绘了山林的自然景色,也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历史的反思。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锋镝牢囚取决过,依然不废我弦歌。
死犹未肯输心去,贫亦岂能奈我何!
廿两棉花装破被,三根松木煮空锅。
一冬也是堂堂地,岂信人间胜著多。
作者介绍 黄宗羲简介
黄宗羲(1610.9.24-1695.8.12),汉族,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字太冲,一字德冰,号南雷,别号梨洲老人、梨洲山人、蓝水渔人、鱼澄洞主、双瀑院长、古藏室史臣等,学者称梨洲先生。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东林七君子”黄尊素长子。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与弟黄宗炎、黄宗会号称“浙东三黄”;与顾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并称为“明末清初五大家”,亦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与陕西李颙、直隶容城孙奇逢并称“海内三大鸿儒”。

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他说“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从而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黄宗羲的政治主张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有及其重要的意义,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黄宗羲学问极博,思想深邃,著作宏富,一生著述多至50余种,300多卷,其中最为重要的有《明儒学案》《宋元学案》《明夷待访录》《孟子师说》《葬制或问》《破邪论》《思旧录》《易学象数论》《明文海》《行朝录》《今水经》《大统历推法》《四明山志》等。

关键词解释

  • 锋镝

    读音:fēng dí

    繁体字:鋒鏑

    英语:swords and arrows

    意思:(锋镝,锋镝)

     1.刀刃和箭镞。借指兵器。
      ▶《史记•秦汉之际月表》:“堕坏名城,销锋镝

  • 弦歌

    读音:xián gē

    繁体字:弦歌

    英语:sing to the accompaniment of stringed instruments

    意思:(参见絃歌)

     1.依琴瑟而咏歌。

  • 取决

    读音:qǔ jué

    繁体字:取決

    英语:depend upon

    意思:(取决,取决)
    由某人、某方面或某种情况决定。
      ▶《梁书•陶弘景传》:“虽在朱门,闭影不交外物,唯以披阅为务,朝仪

  • 然不

    读音:rán bù

    繁体字:然不

    意思:见“然否”。

    解释:1.见\"然否\"。

    造句:暂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