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与友人别》 薄暮牵离绪,伤春忆晤言。

薄暮牵离绪,伤春忆晤言。

意思:傍晚拉离绪,伤春回忆晤言。

出自作者[唐]温庭筠的《与友人别》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离别、伤春和思念之情的诗,通过对晚风、杨叶、寒食、杏花等春日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在离别都门时的心情和思念。 首句“半醉别都门”直接点明了离别的场景,诗人是在半醉时分与友人分别,这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份凄凉和伤感。而“含凄上古原”则表达了离别时的悲伤和不舍之情。 “晚风杨叶社,寒食杏花村”这两句描绘了晚风中的杨叶社和寒食节时的杏花村,这些春日景色与离别之情交织在一起,使得整首诗更加深沉和感人。 “薄暮牵离绪”直接表达了诗人离别时的悲伤和离愁别绪,而“伤春忆晤言”则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年芳本无限,何况有兰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思念之情。前一句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感慨,后一句则是对友人的思念和祝福,希望友人能够像兰草一样茁壮成长。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通过对晚风、杨叶、寒食、杏花等春日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在离别都门时的心情和思念。整首诗的节奏舒缓,情感深沉,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半醉别都门,含凄上古原。
晚风杨叶社,寒食杏花村。
薄暮牵离绪,伤春忆晤言。
年芳本无限,何况有兰孙。
作者介绍 温庭筠简介
温庭筠(约812年-约866年),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男,汉族,唐代并州祁县(今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有“温八叉”之称。

温庭筠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恨不得志,行为放浪。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监助教。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浓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映。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有《花间集》遗存。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其词作更是刻意求精,注重词的文采和声情。被尊为“花间词派”之鼻祖。

关键词解释

  • 薄暮

    读音:bó mù

    繁体字:薄暮

    短语:暮 夕 垂暮

    英语:twilight

    意思:
     1.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
      ▶《楚辞•天问》:“薄暮雷电,归何忧?

  • 牵离

    读音:qiān lí

    繁体字:牽離

    意思:(牵离,牵离)

     1.蚕茧的别名。
      ▶《释名•释綵帛》:“茧曰幕也,贫者着衣可以幕络絮也。或谓之牵离,煮熟烂,牵引使离散如绵然也。”
     
     2.犹

  • 晤言

    读音:wù yán

    繁体字:晤言

    意思:见面谈话;当面谈话。
      ▶《诗•陈风•东门之池》:“彼美淑姬,可与晤言。”
      ▶晋·陶潜《感士不遇赋》:“无爰生之晤言,念张季之终蔽。”
      ▶宋·苏轼《和陶答庞参军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