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维摩居士赞》 到处毁僧骂佛,知佗有官无官。

到处毁僧骂佛,知佗有官无官。

意思:到处诋毁和尚骂佛,知道华佗有官不官。

出自作者[宋]释慧远的《维摩居士赞》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反对迷信,强调理性思考和道德自律。诗中描绘了社会上一些人毁僧骂佛,对权贵阿谀奉承,而对普通百姓则欺压凌辱的现象。作者通过对比善现、瞿昙、文珠和遮汉等人的遭遇,表达了对这种不公不义的愤慨和不满。 首句“到处毁僧骂佛,知佗有官无官”,揭示了社会上普遍存在的迷信和欺压现象,人们不分青红皂白地毁僧骂佛,甚至对官员也进行无理取闹的谩骂,表现出对权力的滥用和对公正的漠视。 “善现屡遭呵责,瞿昙也被势谩”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现象的存在,无论是有德行的善现大师还是佛祖瞿昙,都无法逃脱被欺压的命运。这反映了社会的黑暗面和道德沦丧。 “只有文珠不肯,吃气出来理问”,文珠是佛教中的文殊菩萨的化身,代表着智慧和理性。作者通过赞美文珠的不屈不挠和理性思考,表达了对真理和正义的追求和对愚昧和欺压的反抗。 “遮汉自知无理,当时口似磉盘”,遮汉在这里代表了那些无理取闹、胡搅蛮缠的人。他们自知无理,却强词夺理,口若悬河,表现出对社会公正和道德底线的蔑视。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鲜明的对比,展现了社会上的不公不义和道德沦丧,呼吁人们要理性思考、坚守道德底线、追求真理和正义。同时,也表达了对权力的反思和对公正社会的向往。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和社会价值,值得人们深思和借鉴。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到处毁僧骂佛,知佗有官无官。
善现屡遭呵责,瞿昙也被势谩。
只有文珠不肯,吃气出来理问。
遮汉自知无理,当时口似磉盘。

关键词解释

  • 到处

    读音:dào chù

    繁体字:到處

    短语:街头巷尾 所在 天南地北 四野 五湖四海 四面八方 四海 四方 无处 八方 无所不在 万方

    英语:everywhere

  • 无官

    引用解释

    1.没有官职。《左传·定公四年》:“ 武王 之母弟八人, 周公 为太宰, 康叔 为司寇, 聃季 为司空……五叔无官。” 唐 李山甫 《山居》诗:“邻居皆学稼,客至亦无官。” 清 袁枚 《销夏》诗之一:“平生自想无官乐,第一骄人六月天。”

    2.谓不必备员,有其人则充之。《汉书·百官公卿表》:“记曰三公无官,言有其人然后充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