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丘员外题湛长史旧居》
昔贤枕高躅,今彦仰知止。
昔贤枕高躅,今彦仰知止。
意思:
从前的贤人枕高躅,现在彦仰知止。
出自作者[唐]于頔的《和丘员外题湛长史旧居》
全文创作背景
《和丘员外题湛长史旧居》是唐朝诗人于頔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湛长史的旧居有关。湛长史是一位历史上的官员,他的旧居可能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或文化意义,引起了诗人的兴趣。同时,可能与丘员外一同游览或感慨这个旧居,因此创作了这首诗来和丘员外一起表达对于历史、文化或者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具体的创作背景可能需要进一步了解诗人的生平、时代背景以及相关的历史事件等因素。
相关句子
昔贤置酒。
-- 出自《减字木兰花·陋人居止》作者:[宋]沈瀛
昔贤居
-- 出自《游茅山五首》作者:[唐]储光羲
於虖昔贤。
-- 出自《薛道祖书简重本三帖赞》作者:[宋]岳珂
昔贤忌独清,
-- 出自《寄题杨宰清畏轩》作者:[宋]吴芾
昔贤侔时雨。
-- 出自《酬谢宣城朓诗》作者:[南北朝]沈约
清风一枕高。
-- 出自《菩萨蛮·小窗荫绿清无暑》作者:[宋]程垓
午枕高云斜纵。
-- 出自《谒金门·阶露重》作者:[宋]杜龙沙
奇峰枕高岸,回合藏云烟。
-- 出自《南山十咏·鸣弦峰》作者:[宋]刘仲堪
只赢得、无忧一枕高卧。
-- 出自《瑶台月 自咏》作者:[元]丘处机
世乱闭门早,身閒倚枕高。
-- 出自《再和》作者:[宋]李处权
高躅今谁继,先生独再留。
-- 出自《送王龟龄著作赴会稽大宗丞》作者:[宋]陆游
高躅今云远,清风孰与侔。
-- 出自《送庐陵郭佥判致仕归》作者:[宋]姚勉
始知勾漏地,犹胜步兵营,往躅今谁继,游人空慕名。
-- 出自《题丹灶四首》作者:[宋]耿南仲
聿来自东山,群彦仰馀辉。
-- 出自《赠别河南李功曹(宏辞登科拜官)》作者:[唐]韦应物
不如知止。
-- 出自《减字木兰花·不如知止》作者:[宋]沈瀛
曰余知止足。
-- 出自《游沈道士馆诗》作者:[南北朝]沈约
所以暮年,知足知止。
-- 出自《和陶命子韵示津调官》作者:[宋]吴芾
兼山曰艮,德在知止。
-- 出自《艮卦赞》作者:[宋]宋度宗
人能知止,以退为茂。
-- 出自《瓮牖吟》作者:[宋]邵雍
嗟嗟尔俊,亦既知止。
-- 出自《徐氏建华亭学诗》作者:[明]袁凯
诗句原文
萧条历山下,水木无氛滓。
王门结长裾,岩扃怡暮齿。
昔贤枕高躅,今彦仰知止。
依依瞩烟霞,眷眷返墟里。
湛生久已没,丘也亦同耻。
立言咸不朽,何必在青史。
关键词解释
知止
读音:
zhī zhǐ
繁体字:
知止
英语:
knowing where to stop
意思:
1.谓志在达到至善的境地。语本《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
知止详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