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九日雨中》 目极暂登台上望,心遥长向梦中归。

目极暂登台上望,心遥长向梦中归。

意思:极目暂时登上高台上望,心远长向梦中回到。

出自作者[唐]徐铉的《九日雨中》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一种深情而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 首句“茱萸房重雨霏微”,直接描绘了诗人的环境:茱萸房被雨水打湿,显得有些沉重,细雨如丝,营造出一种凄迷的氛围。这里的“重雨霏微”不仅交代了天气,也暗示了诗人的心情。 “去国逢秋此恨稀”,诗人离开自己的国家,正好赶上秋天的来临,这无疑增加了他的离愁别恨。这里的“逢秋”和“此恨”相呼应,使得情感更加深沉。 “目极暂登台上望”,诗人登台远望,试图缓解内心的思念,但“目极”二字表明他的内心仍然充满了思念和渴望。 “心遥长向梦中归”,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他只能在梦中才能与他们团聚。这种深深的无奈和思念,通过“心遥”二字表达得淋漓尽致。 “荃蘪路远愁霜早,兄弟乡遥羡雁飞”,这两句诗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他担心远方的家人是否安好,而大雁南飞的景象又让他想起了自己正在远离家乡。 最后,“唯有多情一枝菊,满杯颜色自依依。”这两句诗以菊花和酒来表达他的情感,菊花代表了他的深情,酒则代表了他的思念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情感深沉而真挚。每一句诗都充满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读来令人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茱萸房重雨霏微,去国逢秋此恨稀。
目极暂登台上望,心遥长向梦中归。
荃蘪路远愁霜早,兄弟乡遥羡雁飞。
唯有多情一枝菊,满杯颜色自依依。
作者介绍
徐铉(916年—991年),字鼎臣,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他的父亲徐延休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

徐铉十岁开始能够写作,以文笔清丽工整著称,被誉为唐代韩愈之后的诗文“韩徐”。他的诗歌和散文以清新淡雅、自然优美为主,代表作品有《风入松》、《赋得古原草送别》等。他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擅长楷书和行书,代表作品有《竹轴帖》、《道德经》等,对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徐铉是中国文化艺术领域的杰出代表,他的诗歌、散文和书法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并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解释

  • 登台

    读音:dēng tái

    繁体字:登檯

    短语:上 登场

    英语:mount a platform

    近义词: 粉墨登场、组阁、出场、上台、上场、出台

  • 目极

    读音:mù jí

    繁体字:目極

    意思:(目极,目极)
    用尽目力远望。
      ▶《楚辞•招魂》:“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沖觉寺》:“西北有楼,出凌云臺,俯临朝市,目极

  • 遥长

    读音:yáo cháng

    繁体字:遙長

    意思:(遥长,遥长)
    犹遥远。
      ▶《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君莫急急,即路遥长,纵使从来不相识,错相识认有何妨。”

    解释:1.犹遥远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