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王处士》 望尘而拜者,朝夕走碌碌。

望尘而拜者,朝夕走碌碌。

意思:望见尘土而拜的人,早晚奔走忙忙碌碌。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送王处士》

全文赏析

这首诗《王门岂无酒,侯门岂无肉》是一首对主人待客不恭、缺乏礼仪的侯门进行抨击的诗。作者以王生为主人,通过描绘王生对侯门的失望,表达了对礼节的重视和对庸俗势力的厌恶。 首先,诗中描绘了主人和侯门的形象。主人富贵骄横,待客礼仪不足,表现出对权势的追求和对人情世态的冷漠。而侯门则被描述为忙碌、碌碌无为的形象,缺乏对人的尊重和关怀。 接着,诗中描绘了王生与其他人的反应。其他人望尘而拜,朝夕走碌碌,表现出对权势的畏惧和趋炎附势的态度。而王生则独拂衣,遐举如云鹄,表现出他的独立和追求自由的精神。他宁愿远离世俗,饮水卧空谷,也不愿随波逐流,敛手低眉目。 最后,诗中表达了王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纽带。作者在诗中为王生送行,并鼓励他去追求自己的梦想,表现出对王生的理解和支持。同时,作者也借此表达了对庸俗势力的批判和对高尚精神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礼节的重视和对庸俗势力的批判,同时也表达了对高尚精神的赞美和对自由精神的追求。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启示意义,能够引起人们对现实社会的思考和反思。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王门岂无酒,侯门岂无肉。
主人贵且骄,待客礼不足。
望尘而拜者,朝夕走碌碌。
王生独拂衣,遐举如云鹄。
宁归白云外,饮水卧空谷。
不能随众人,敛手低眉目。
扣门与我别,酤酒留君宿。
好去采薇人,终南山正绿。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望尘而拜

    引用解释

    谓迎候显贵,望见车尘即行叩拜。形容卑躬屈膝或敬畏的神态。《晋书·潘岳传》:“ 岳 性轻躁,趋势利,与 石崇 等諂事 贾謐 ,每候其出,与 崇 輒望尘而拜。” 明 袁宏道 《送榆次令张元汉考绩序》:“朝而謁于道,望尘而拜焉。” 清 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下:“若有持锦珍寳而行者,则望尘而拜矣。”亦作“ 望尘拜伏 ”。《北史·魏任城王云传

  • 碌碌

    读音:lù lù

    繁体字:碌碌

    短语:一无所长 凡庸 差劲 志大才疏 无能 低能

    英语:busy

    意思:
     1.多石貌。
      ▶《汉官仪》卷下引汉·马第

  • 朝夕

    读音:zhāo xī

    繁体字:朝夕

    英语:a very short time

    意思:I

     1.早晨和晚上。
       ▶《国语•晋语八》:“朝夕不相及,谁能俟五。”
       ▶

  • 望尘

    读音:wàng chén

    繁体字:望塵

    意思:(望尘,望尘)

     1.看见飞扬的尘土。亦喻捕风捉影或观察到细小的徵候。
      ▶《后汉书•度尚传》:“磐埋骨牢槛,终不虚出,望尘受枉。”
      ▶晋·葛洪《抱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