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鲍家田》 种藕户繁招宿鹭,寻花人倦信啼鹃。

种藕户繁招宿鹭,寻花人倦信啼鹃。

意思:种藕户多招宿鹭,不久花人厌倦相信杜鹃啼。

出自作者[宋]董嗣杲的《鲍家田》

全文赏析

这首诗《衕转东山忆故钱,钱家曾赐鲍家田》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和回忆往事的诗。通过对钱家田地、藕花、鹭鸟、啼鹃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和对自然的赞美。 首联“衕转东山忆故钱,钱家曾赐鲍家田”,诗人通过描述自己转道来到东山,回忆起故钱家的往事。颔联“地名有自谁能考,相业无闻姓却传”,诗人表达了对地名来源的好奇,同时也对钱家的功业表示了敬仰。尽管钱家的姓氏并未显赫,但其事迹却得以流传。 颈联“种藕户繁招宿鹭,寻花人倦信啼鹃”,诗人描绘了藕花深处招引宿鹭的景象,以及寻花的人因疲倦而听信杜鹃啼声的情景。这两句诗生动地描绘了自然与人的和谐相处,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尾联“玉泉流荫分西去,并入官塘漾野船”,诗人以玉泉流水的意象,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描绘了官塘漾野船的景象,给人以宁静、和谐的感受。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风景的描绘和对往事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故人的怀念之情。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描写,使得诗歌具有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内涵。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衕转东山忆故钱,钱家曾赐鲍家田。
地名有自谁能考,相业无闻姓却传。
种藕户繁招宿鹭,寻花人倦信啼鹃。
玉泉流荫分西去,并入官塘漾野船。

关键词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