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紫腰金不要论,便堪归隐白云村。
意思:拖紫腰金不谈及,就可以把隐白云村。
出自作者[唐]徐夤的《长安即事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仕途失意,辞官归隐前的作品。其中,作者抒发了对人生、仕途、富贵与清贫的看法,表达了作者对明君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
首先,诗的前四句“抛掷清溪旧钓钩,长安寒暑再环周。便随莺羽三春化,只说蝉声一度愁。”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仕途的无奈。作者在清溪边抛弃了旧钓钩,却在长安度过了无数寒暑,而现在,随着时间的流逝,曾经的莺羽已经化作了春泥,蝉声也带起了愁绪。这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仕途不顺的愁苦。
接着,“扫雪自怜窗纸照,上天宁愧海槎流。”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窗纸上的雪光照映出作者的孤独和无奈,而上天的广阔无垠和海槎的奔腾不息也象征着作者的志向和追求。然而,现实却让作者感到无奈和痛苦。
然后,“明时则待金门诏,肯羡班超万户侯。”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明君的渴望和对功名的追求。作者相信自己的才能和品德能够得到明君的赏识,并期待着能够得到金门诏书,去实现自己的抱负。同时,他也并不羡慕班超那样的万户侯,表达了对功名但不贪恋权力的态度。
在诗的后半部分,“无酒穷愁结自舒,饮河求满不求余。身登霄汉平时第,家得干戈定后书。”表达了作者对清贫生活的态度和对国家的忠诚。虽然无酒穷愁,但作者仍然能够自我舒展,不求多余的东西。他为国家和平而奋斗,期待着在平定时刻收到国家的书信。这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以及对清贫生活的坚韧不拔。
最后,“高眠亦是前贤事,争报春闱莫大恩。”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前贤的敬仰和对人生的态度。即使不能报效国家,安心睡眠也是前贤的一种智慧和态度。同时,作者也表达了对春闱的感激之情,认为这是对自己的一种莫大的恩赐。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仕途、富贵与清贫的看法,以及对明君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自然,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坚韧不拔和对国家的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