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见水底月,动摇池上风。
意思:当时看到水底月,摇动池上风。
出自作者[唐]孟郊的《游城南韩氏庄》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它以潇湘的水为引子,描绘了水的清澈、月光的皎洁、竹林的清气、虚空的连通、以及环泛路的不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向往。
首句“初疑潇湘水,锁在朱门中。”诗人以潇湘的水为喻,描绘其深邃、静谧,仿佛被朱门锁住。潇湘,是一个富有诗意的地名,常被用来描绘清秀、幽静的景色。
“时见水底月,动摇池上风。”这两句描绘了水的清澈和月光的皎洁。在水中看到月亮,微风摇动池面,形成一幅生动的画面。
“清气润竹林,白光连虚空。”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竹林的清气和虚空的连通。清气弥漫在竹林中,白光连通着虚空,进一步强调了自然之美的无限和连通性。
“浪簇霄汉羽,岸芳金碧丛。”这两句描绘了浪花的簇拥和岸边色彩斑斓的景象。浪花仿佛汇聚成霄汉的羽毛,岸边则有金碧辉煌的草丛,进一步丰富了自然之美的多样性。
“何言数亩间,环泛路不穷。”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片自然美景的赞美,并希望成为神仙伴侣,随心所欲地在这片美景中漫游。数亩之地,却有着环泛不尽的美丽,诗人对自然的神奇和无穷无尽感到惊叹。
整首诗以潇湘的水为引子,通过描绘水的清澈、月光的皎洁、竹林的清气、虚空的连通以及环泛路的不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向往。诗人希望成为神仙伴侣,随心所欲地在这片美景中漫游,体现了诗人对自由和美好的向往。这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富有诗意,是一首优秀的自然描写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