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 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

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

意思:丹崖夹石柱,荷花金芙蓉。

出自作者[唐]李白的《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

全文赏析

这首诗《黄山四千仞》是一首描绘黄山壮丽景色的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黄山的向往和热爱。 首先,诗中通过对黄山的高度、莲峰、石柱、菡萏等形象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黄山的壮美和神秘。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这是对黄山高耸入云的形象描绘,给人一种雄伟壮观的感觉。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则形象地描绘了黄山的丹崖石柱和荷花般的山峰,给人一种如诗如画的感觉。 其次,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黄山的向往和热爱之情。诗人伊昔升绝顶,下窥天目松,表达了他对黄山之巅的向往和敬畏之情。仙人炼玉处,羽化留馀踪,表达了他对黄山神秘历史的向往。采秀辞五岳,攀岩历万重,更是表达了他对黄山的热爱和敬仰之情。 此外,诗中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独立生活的向往。他辞别五岳,独往黄山,寻求清秀之地和自由生活。归休白鹅岭,渴饮丹砂井,表达了他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凤吹我时来,云车尔当整,表达了他渴望与志同道合之人一同游历黄山的愿望。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黄山的壮美和神秘,同时也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由、独立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
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
伊昔升绝顶,下窥天目松。
仙人炼玉处,羽化留馀踪。
亦闻温伯雪,独往今相逢。
采秀辞五岳,攀岩历万重。
归休白鹅岭,渴饮丹砂井。
凤吹我时来,云车尔当整。
去去陵阳东,行行芳桂丛。
回溪十六度,碧嶂尽晴空。
他日还相访,乘桥蹑彩虹。
作者介绍 李白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关键词解释

  • 石柱

    读音:shí zhù

    繁体字:石柱

    短语:矿柱 水柱 圆柱 灯柱 木柱

    英语:stelae

    意思:石华表。亦泛指石头柱子。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粉水》:“

  • 丹崖

    读音:dān yá

    繁体字:丹崖

    意思:绮丽的巖壁。
      ▶三国·魏·嵇康《琴赋》:“丹崖崄巇,青壁万寻。”
      ▶唐·李白《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诗:“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
      ▶明·刘基《徐资深华

  • 金芙蓉

    引用解释

    荷花的美称。《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歌四十》:“玉藕金芙蓉,无称我莲子。” 元 杨维桢 《八月五日赴玛瑙山主之招题诗双松亭》诗:“外湖水绕玉螮蝀,里湖水浸金芙蓉。”

    读音:jīn fú róng

  • 芙蓉

    读音:fú róng

    繁体字:芙蓉

    短语:莲花

    英语:lotus

    意思:
     1.荷花的别名。
      ▶《楚辞•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