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公高居民父母,有耳应闻下民语。
意思:天公高居民父母,有了应知道百姓说话。
出自作者[宋]章甫的《悯农》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朴实无华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农村的景象,表达了农民对天旱的忧虑和对丰收的渴望。
首句“前村后村水车声,咿咿轧轧终夜鸣。”,诗人以水车的响声为开端,营造出一种农村特有的生活气息。水车在乡村中是常见的灌溉工具,此句描绘出其连续不断的声响,给人一种忙碌而有序的感觉。
“皇天不雨四十日,高田何止龟兆出。”这两句描述了长时间的干旱,农民们眼看着自己的土地龟裂,却无能为力。诗句中流露出农民的无奈和无助,也反映出当时农业生产的困境。
“田家眼穿望早禾,早禾不熟奈饥何。”这两句表达了农民对早稻的殷切期盼,早稻的丰收是他们生活的希望。然而,如果早稻不熟,他们的生活将陷入困境。
“今年神祠祷不应,沽酒买牛空费多。”这两句描绘了农民们为了求雨而进行的祈祷和祭祀活动,然而却没有得到回应。他们只能空费钱财,表现出农民的虔诚和无奈。
最后,“乞我滂沱半朝雨,免遭县吏鞭笞苦。”这两句表达了农民对一场及时雨的渴望,他们希望这场大雨能够拯救他们的生活,使他们免遭官吏的欺压。这里既有对天降甘霖的期盼,也有对官吏欺压的控诉。
整首诗以朴实无华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农村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农民的苦难和期盼。诗中充满了对农民生活的关注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