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饶州董博士》 喜得明珠三十六,恨遗壮士二千馀。

喜得明珠三十六,恨遗壮士二千馀。

意思:很高兴得到明珠三十六,遗憾留下壮士二千馀。

出自作者[宋]范仲淹的《送饶州董博士》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气势的诗,它以一种豪迈而富有激情的笔触,描绘了送别一位英勇壮士的场景。 首先,诗中描绘了这位番国英豪富鲁儒的形象,他同时被举送起乡闾,展现出他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他耻学扬雄赋,羞谈贾谊书,这表明他有着高尚的品格和独特的审美观。他喜欢的是明珠三十六,这象征着他的智慧和勇气,也象征着他所追求的真理和正义。他遗憾的是遗留壮士二千馀,这表达了他对那些未能与他一同前行的人们的遗憾和同情。 送君直上青霄去,行看归乘驷马车,这句诗描绘了壮士离去的场景,他将要踏上一条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道路,他的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可能。 整首诗充满了对壮士的赞美和祝福,同时也表达了对他的期待和鼓励。这首诗的节奏明快,语言简洁有力,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非常优秀的送别诗。 此外,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即追求真理、正义和勇气,同时也表达了对壮士的敬仰和赞美,体现了诗歌的社会价值和人文关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番国英豪富鲁儒,同时举送起乡闾。
文章耻学扬雄赋,议论羞谈贾谊书。
喜得明珠三十六,恨遗壮士二千馀。
送君直上青霄去,行看归乘驷马车。
作者介绍 范仲淹简介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发起“庆历新政”。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于途中逝世,年六十四。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壮士

    读音:zhuàng shì

    繁体字:壯士

    短语:大力士 斗士

    英语:hero

    意思:(壮士,壮士)

     1.意气豪壮而勇敢的人;勇士。
      ▶《战国策•

  • 明珠

    读音:míng zhū

    繁体字:明珠

    短语:蓝宝石 宝石 绿宝石 玛瑙 红宝石 瑰 珠翠

    英语:bright phearl

    意思:
     1.光泽晶莹的珍珠。

  • 喜得

    读音:xǐ de

    繁体字:喜得

    英语:gain

    意思:犹幸亏,幸喜。
      ▶《古今小说•沈小霞相会出师表》:“喜得堂上官是个有主意的人。”
      ▶《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喜得先从褚大娘子

  • 三十

    读音:sān shí

    繁体字:三十

    意思:
     1.数词。十的三倍。
      ▶《诗•小雅•无羊》:“三十维物,尔牲则具。”
      ▶《左传•宣公三年》:“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