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李修伯山居》 苔衣和月卧,山雨杂泉听。

苔衣和月卧,山雨杂泉听。

意思:苔衣服和月睡,山雨杂泉听。

出自作者[宋]真山民的《李修伯山居》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自然情趣的诗。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自己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厌弃和对清幽自然生活的向往。 首联“俗子自不到,幽扉何必扃”,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繁杂的不屑一顾。“幽扉”二字,暗示了诗人身处清幽之地,远离世俗纷扰。 颔联“苔衣和月卧,山雨杂泉听”,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处的自然环境。诗人以青苔为衣,卧在月光下,静听山雨与泉水的合奏。这一联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 颈联“有发徒斑白,无名入汗青”,表达了诗人对年华老去和无名之辈的感慨。诗人虽然头发斑白,但却并未在史册上留下名字。这种感慨,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自我反省。 尾联“未应閒此事,尚可扫玄经”,以扫玄经的行为,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诗人认为,即使不能在史册上留名,也可以通过扫除心中的尘埃,追求内心的清静和高远。 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凝练,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清幽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俗子自不到,幽扉何必扃。
苔衣和月卧,山雨杂泉听。
有发徒斑白,无名入汗青。
未应閒此事,尚可扫玄经。

关键词解释

  • 苔衣

    读音:tái yī

    繁体字:苔衣

    意思:泛指苔藓。
      ▶南朝·宋·谢灵运《岭表赋》:“萝蔓绝攀,苔衣流滑。”
      ▶南朝·梁元帝《和鲍常侍龙川馆》:“苔衣随熘转,梅气入风香。”
      ▶唐·钱起《避暑纳凉》诗:

  • 山雨

    读音:shān yǔ

    词语解释

    ⒈  长篇小说。王统照作。1933年发表。农民奚大有卖菜时遭兵大爷毒打和拘押,父亲卖掉田产将他赎出并由此一气身亡。后各种灾难不断袭来,奚大有被迫带着家人到城市谋生,但所见的是一片恐怖和黑暗。后在朋友影响下,他逐渐觉悟了。作品具有浓郁的北方农村色彩。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