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沈侍郎》 俭府清无事,唯应荐祢衡。

俭府清无事,唯应荐祢衡。

意思:王俭府清静无事,只应举荐祢衡。

出自作者[唐]贯休的《送沈侍郎》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闽地的独特感受和深刻理解。 首联“从知无远近,木落去闽城。”诗人以一种豁达的态度,看待距离的远近,他似乎认为距离并不能阻碍情感的交流和思想的传递。而“木落去闽城”,则以一种生动的描绘,展示了闽地的季节变化,也象征着闽地的生活节奏和自然环境的独特性。 颔联“地入无诸俗,冠峨甲乙精。”诗人进一步描绘了闽地的风俗习惯和人民的精神面貌。这里的人们“冠峨甲乙精”,他们的衣冠华丽,精神饱满,体现了他们的生活态度和品质。同时,“无诸俗”也暗示了闽地的独特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颈联“山多高兴乱,江直好风生。”诗人以山川为背景,描绘了闽地的自然风光和人民的精神面貌。这里的人民“山多高兴乱”,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他们的精神面貌充满了活力和热情。而“好风生”则进一步描绘了闽地的好天气和宜人的环境。 尾联“俭府清无事,唯应荐祢衡。”诗人以一种谦逊和尊重的态度,赞扬了闽地的社会环境和人民的精神风貌。这里的社会“俭府清无事”,人民生活平静,没有纷争和骚乱。而“唯应荐祢衡”则表达了诗人对人才的尊重和推荐人才的愿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闽地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闽地的独特感受和理解。它不仅描绘了闽地的自然风光和人民的精神面貌,也表达了诗人对闽地社会环境的赞赏和对人才的尊重和推荐。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象生动,情感真挚,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从知无远近,木落去闽城。
地入无诸俗,冠峨甲乙精。
山多高兴乱,江直好风生。
俭府清无事,唯应荐祢衡。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

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关键词解释

  • 无事

    读音:wú shì

    繁体字:無事

    意思:(无事,无事)

     1.没有变故。多指没有战事、灾异等。
      ▶《礼记•王制》:“天子无事,与诸侯相见,曰朝。”
      ▶郑玄注:“事谓征伐。”
      ▶《史

  • 俭府

    读音:jiǎn fǔ

    繁体字:儉府

    意思:(俭府,俭府)
    南朝·齐·王俭的府第。
      ▶俭于高帝时为卫将军,领朝政,用才名之士为幕僚,后世遂以“俭府”为幕府的美称,谓其主客皆才俊。
      ▶五代·齐己《江寺春残寄

  • 应荐

    读音:yìng jiàn

    繁体字:應薦

    意思:(应荐,应荐)
    受到荐举。
      ▶明·谢肇淛《五杂俎•人部四》:“蔡伯晞神童应荐,官拜秘书。”

    解释:1.受到荐举。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