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离家》 自怜非达识,局促为浮名。

自怜非达识,局促为浮名。

意思:自怜不是见识通达,局促为浮名。

出自作者[唐]韩偓的《离家》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通过描绘诗人对离别和人生的感慨,表达了深深的哀愁和无奈。 首句“八月初长夜,千山第一程。”描绘了诗人八月的第一天,一个漫长的夜晚,他开始踏上旅途的第一程。这个夜晚的漫长和旅途的第一程象征着人生的开始,充满了未知和期待。 “款颜唯有梦,怨泣却无声。”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和哀愁。他只能用梦境来安慰自己,但梦境也无法完全填补现实的离别之痛。他的怨恨默默无声,无法表达出来。 “祖席诸宾散,空郊匹马行。”这两句描绘了离别的场景,诗人独自一人骑马走在空旷的郊外,象征着离别的孤独和失落。 “自怜非达识,局促为浮名。”最后两句是诗人的自我反思和感叹。他自怜自己并非通达之人,不能看透人生的虚妄,因此被虚名所束缚,感到局促不安。 整首诗的情感深沉而内敛,通过描绘旅途的开始和离别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无奈。诗人通过对自己的反思,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诗的文字优美,情感深沉,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八月初长夜,千山第一程。
款颜唯有梦,怨泣却无声。
祖席诸宾散,空郊匹马行。
自怜非达识,局促为浮名。
作者介绍
韩偓(约842年~约923年),晚唐五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其诗多写艳情,称为“香奁体”。

关键词解释

  • 浮名

    读音:fú míng

    繁体字:浮名

    英语:bubble reputation

    意思:虚名。
      ▶南朝·宋·谢灵运《初去郡》诗:“伊余秉微尚,拙讷谢浮名。”
      ▶宋·林逋《和酬泉南陈贤良

  • 局促

    读音:jú cù

    繁体字:局促

    短语:仄 偏狭 隘 狭 瘦 小 狭小 窄 陋 蹙 狭隘 狭窄

    英语:constraint

    意思:(参见侷促,跼促)

  • 自怜

    读音:zì lián

    繁体字:自憐

    英语:self-pity

    意思:(参见自怜)
    见“自怜”。

    解释:1.见\"自怜\"。

    详细释义:

  • 识局

    读音:shí jú

    繁体字:識局

    意思:(识局,识局)

     1.识见器量。
      ▶《晋书•魏咏之传》:“魏咏之器宇弘劭,识局贞隐。”
      ▶《宋书•王昙首传》:“昙首有识局智度,喜愠不形于色。”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