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新霁望岐笠山》 断虹迎日尽,飞雨带龙腥。

断虹迎日尽,飞雨带龙腥。

意思:断虹迎日尽,飞降带龙腥。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新霁望岐笠山》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生动的形象和深远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景的热爱和欣赏。 首句“北望直百里,峨峨千仞青”中,“北望”暗示了诗人的位置,可能是在一个较高的地方,如山顶或者山脊,可以远望到很远的地方。“直百里”虽然没有具体说明距离,但暗示了范围广阔的视野。而“峨峨千仞青”则描绘了青山的巍峨高大,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断虹迎日尽,飞雨带龙腥”描绘了雨后的景象,断虹、飞雨,形象生动,而龙腥则增添了神秘感,让人联想到龙的出现往往与天气变化有关。 “阴壑烟云畜,阳崖草木灵”进一步描绘了阴壑和阳崖的景象,阴壑中云烟聚散,阳崖上草木茂盛,进一步展示了自然界的丰富多样。 “登临终不厌,时许到兹亭”表达了诗人对登临此地的喜爱,并承诺会时常来此,体现了诗人对自然风景的欣赏和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景的热爱和欣赏,同时也展示了自然的丰富多样和神秘魅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北望直百里,峨峨千仞青。
断虹迎日尽,飞雨带龙腥。
阴壑烟云畜,阳崖草木灵。
登临终不厌,时许到兹亭。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飞雨

    读音:fēi yǔ

    繁体字:飛雨

    意思:(飞雨,飞雨)

     1.飞飘的雨。
      ▶南朝·齐·谢朓《观朝雨》诗:“朔风吹飞雨,萧条江上来。”
      ▶唐·王昌龄《郑县宿陶太公馆中赠冯六元二》诗:“飞雨祠上东

  • 断虹

    读音:duàn hóng

    繁体字:斷虹

    意思:(断虹,断虹)
    一段彩虹;残虹。
      ▶宋·欧阳修《临江仙》词:“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
      ▶元·傅若金《送笃御史之南臺》诗:“明朝挟策

  • 迎日

    读音:yíng rì

    繁体字:迎日

    意思:I

     1.指古代帝王于正月朔日或春分日出东郊迎祭太阳。
       ▶《大戴礼记•公符》:“正月朔日迎日于东郊。”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祝盟》:“‘旁

  • 雨带

    读音:yǔ dài

    繁体字:雨帶

    解释:冷暖空气交会时,锋面上产生大范围的雨区,在地图上表现为大致呈东西方向的带状,称为雨带”。随冷暖空气中较强一方的移动而推移。

    造句:

  • 龙腥

    读音:lóng xīng

    繁体字:龍腥

    意思:(龙腥,龙腥)

     1.刀剑所带的铁腥味。
      ▶唐·李郢《郢自街西醉归》诗:“铦刀剪裁多鹊媚,细鞘挥拂带龙腥。”
     
     2.水腥味。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