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积雨》 仰首问天公,春泽当早晴。

仰首问天公,春泽当早晴。

意思:抬头问天公,春天泽应当早晴。

出自作者[宋]文同的《积雨》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诗人在京师遭遇连续降雨,河水泛滥成灾,导致交通堵塞,生活困难的情况。诗中描绘了作者在雨中行走的艰难,以及面对权贵时的无奈和胆怯。 首联“京师值积雨,浮淖皆满城。况当淘决时,左右罗深阬。”描绘了京师遭遇大雨,河水泛滥成灾的情景,雨水淹没了街道,形成了泥泞的沼泽,交通堵塞,人们被困在深坑和沟渠中。 颔联“有客南河居,旦夕堤上行。”描绘了作者在雨中艰难行走的情景,他像一位旅人一样在堤上艰难行走。颈联“职事有出入,长抱落胆惊。”表达了作者在面对权贵时的无奈和胆怯,他因为公务需要出入,但常常受到权贵的轻视和排挤。 尾联“试欲效呵止,圜目根姓名。往往被溅污,直落舌与睛。”表达了作者想要对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进行制止,但因为胆怯而不敢行动,结果经常被溅一身泥水。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在雨中行走的艰难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权贵的无奈和不满。诗中的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此外,这首诗也表达了对春天的期盼和对光明的渴望。在诗的结尾,“春泽当早晴。幸有好日月,何惜施光明。”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期盼和对光明的渴望,希望早日晴天,阳光普照。这也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未来的希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京师值积雨,浮淖皆满城。
况当淘决时,左右罗深阬。
有客南河居,旦夕堤上行。
病仆挟羸马,十步八九倾。
职事有出入,长抱落胆惊。
都人素豪恣,小官常见轻。
排辟要稳道,敛避不敢争。
试欲效呵止,圜目根姓名。
往往被溅污,直落舌与睛。
归来事洗濯,袍袴纷纵横。
仰首问天公,春泽当早晴。
幸有好日月,何惜施光明。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关键词解释

  • 春泽

    读音:chūn zé

    繁体字:春澤

    意思:(春泽,春泽)
    春雨。比喻恩泽。
      ▶晋·潘岳《西征赋》:“弛秋霜之严威,流春泽之渥恩。”

    造句:张子野庆春泽「飞阁

  • 仰首

    读音:yǎng shǒu

    繁体字:仰首

    造句:

  • 天公

    读音:tiān gōng

    繁体字:天公

    英语:ruler of heaven; God

    意思:天。以天拟人,故称。
      ▶《尚书大传》卷五:“烟氛郊社,不修山川,不祝风雨,不时霜雪,不降责于天公。

  • 问天

    读音:wèn tiān

    繁体字:問天

    意思:(问天,问天)
    谓心有委屈而诉问于天。
      ▶汉·王逸《<楚辞•天问>序》:“《天问》者,屈原之所作也。何不言问天?天尊不可问,故曰天问也。”
      ▶唐·王维《偶然作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