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更漏子·玉箫闲》 人倚画阑愁绝。

人倚画阑愁绝。

意思:人靠画尽愁绝。

出自作者[宋]高观国的《更漏子·玉箫闲》

全文赏析

这首诗《玉箫闲,清韵咽。人倚画阑愁绝》是一首描绘离愁别绪的诗篇,通过描绘环境、人物和情感,表达了深深的哀愁和思念。 首句“玉箫闲,清韵咽。人倚画阑愁绝”中,“玉箫闲”暗示了离别者闲适的氛围和悠扬的乐声,“清韵咽”则描绘了乐声低回婉转,如呜咽之声,给人以深深的情感触动。而“人倚画阑”则描绘了离别者倚栏远望的情景,愁绪满怀。“愁绝”二字点明全诗主题,表达了深深的离愁别绪。 “云恼月,月羞云。半溪梅影昏”三句,诗人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月亮比作害羞的少女,将云朵比作惹人生气的云朵,形象地描绘了夜色的深沉和朦胧。溪边的梅影在昏暗的环境中显得更加清晰,进一步烘托出离别者的愁绪。 接下来的诗句“恨春风,萧散后。夜夜数残更漏。情悄悄,思依依。天寒一雁飞。”进一步描绘了离别者的情感和环境。“恨春风”表达了对离别的怨恨,“夜夜数残更漏”则描绘了离别者夜夜无眠,数着更漏盼望归来的情景。“情悄悄,思依依”进一步表达了离别者的深情和依恋之情。“天寒一雁飞”则描绘了天寒雁飞的冷寂环境,进一步烘托出离别者的孤独和无助。 整首诗通过环境、人物和情感的描绘,生动地表达了离别之痛和思念之情。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使得诗歌更加富有感染力和深度。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让人感受到离别者的内心世界。这首诗的韵律优美,语言简练,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相关句子

  • 人倚西楼。-- 出自《浪淘沙·诗句入冥搜》作者:[元]元好问
  • 笛声人倚楼。-- 出自《长相思·天悠悠》作者:[宋]黄升
  • 一声人倚楼。-- 出自《菩萨蛮·吟风敲遍阑干曲》作者:[宋]杨泽民
  • 笛寒人倚楼。-- 出自《菩萨蛮·霜天不管青山瘦》作者:[宋]无名氏
  • 玉楼人倚阑。-- 出自《更漏子·绛纱笼》作者:[宋]无名氏
  • 黄昏人倚阑。-- 出自《阮郎归·谁将春信到长安》作者:[宋]曹勋
  • 天寒人倚时。-- 出自《菩萨蛮·多情可是怜高节》作者:[宋]赵师侠
  • 画阑幽处。-- 出自《点绛唇·乱叠香罗》作者:[宋]曾协
  • 画阑西。-- 出自《诉衷情·疏疏密密未开时》作者:[宋]韩元吉
  • 画阑直。-- 出自《兰陵王·画阑直》作者:[宋]赵必?
  • 画阑晴书。-- 出自《点绛唇 喜芍药发芽》作者:[元]王恽
  • 绰约画阑东。-- 出自《太常引·靓妆仙子谢纤浓》作者:[元]许有孚
  • 绰约画阑东。-- 出自《太常引·靓妆仙子谢纤浓》作者:[元]许有孚
  • 说愁绝,更愁绝。-- 出自《醉花间 题叶上寄君培》作者:[现代]顾随
  • 愁绝。-- 出自《霓裳中序第一·青颦粲素靥》作者:[宋]尹焕
  • 愁绝。-- 出自《霜天晓角·塞门桂月》作者:[宋]吴淑真
  • 愁绝。-- 出自《如梦令·人似已圆孤月》作者:[宋]谢薖
  • 愁绝。-- 出自《如梦令·人似已圆孤月》作者:[宋]谢薖
  • 愁绝。-- 出自《木兰花慢 次高郎中道凝韵》作者:[元]魏初
  • 愁绝。-- 出自《石州词/石州慢》作者:[宋]胡松年
  • 愁绝。-- 出自《渔家傲·漠漠郊原荒宿草》作者:[宋]王灼
  • 一饷愁绝。-- 出自《霓裳中序第一·江郊雨正歇》作者:[宋]胡翼龙
诗句原文
玉箫闲,清韵咽。
人倚画阑愁绝。
云恼月,月羞云。
半溪梅影昏。
恨春风,萧散后。
夜夜数残更漏。
情悄悄,思依依。
天寒一雁飞。

关键词解释

  • 画阑

    读音:huà lán

    繁体字:畫闌

    意思:(画阑,画阑)
    见“画栏”。

    造句:暂无

  • 愁绝

    读音:chóu jué

    繁体字:愁絕

    意思:(愁绝,愁绝)
    极端忧愁。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沉饮聊自遣,放歌颇愁绝。”
      ▶唐·戴叔伦《转应词》:“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