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题千步院兼示諲上人》 高闲不与时俗侵,寂静岂唯鱼鸟乐。

高闲不与时俗侵,寂静岂唯鱼鸟乐。

意思:高闲不与时俗侵,寂静岂只鸟快乐。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寄题千步院兼示諲上人》

全文赏析

这首诗《郊郭山林有美处,皆为释子所栖托。高闲不与时俗侵,寂静岂唯鱼鸟乐。》是一首描绘了山林之美和释子生活的诗。它通过描绘山林的美景和释子们的闲适生活,表达了对自然和精神的追求和向往。 首先,诗中提到了郊郭山林的美处,这些地方成为了释子们栖息的地方。这表明释子们对山林环境的喜爱和向往,也表达了诗人对山林之美的赞赏。 接着,诗中描述了释子们的生活方式,他们高闲不与时俗侵,寂静岂唯鱼鸟乐。这表达了释子们的生活态度,他们远离世俗的纷扰,追求内心的寂静和与自然的和谐。他们享受着山林的美景和鱼鸟的欢歌,这也反映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此外,诗中还描绘了早晨和晚上的景象。早晨,诗人望见田野里插上了稻苗,这表明了农耕生活的繁忙和有序。而晚上,诗人看到西村雨脚收起,这描绘了自然的变化和生活的平静。这些景象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山林之美和释子们的闲适生活,表达了对自然和精神的追求和向往。它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也表达了对释子们的敬意和赞赏。这首诗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郊郭山林有美处,皆为释子所栖托。
高闲不与时俗侵,寂静岂唯鱼鸟乐。
朝望平田插稻苗,暮看西村收雨脚。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寂静

    读音:jì jìng

    繁体字:寂靜

    短语:恬静 夜深人静 静 鸦雀无声 静悄悄 万籁俱寂 漠漠 清净

    英语:quiet

    意思:(寂静,寂静)

     1

  • 高闲

    读音:gāo xián

    繁体字:高閑

    意思:(高闲,高闲)
    清高闲适。
      ▶唐·孟郊《忆周秀才素上人时闻各在一方》诗:“浮云自高闲,明月常空净。”
      ▶宋·王禹偁《高闲》诗:“谪居滁上欲何为,唯把高闲度岁时

  • 不与

    读音:bù yǔ

    繁体字:不與

    英语:do not grant

    详细释义:1.不给。文选?卢谌?览古诗:『与之将见卖,不与恐致患。』三国演义?第六回:『衮州太守刘岱,问东郡太守乔瑁借粮。

  • 时俗

    读音:shí sú

    繁体字:時俗

    英语:custom of the time

    意思:(时俗,时俗)

     1.世俗,流俗。
      ▶《楚辞•离骚》:“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