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别陈景明二首》 丹鼎刀圭应有在,愿随鸡犬上蓬瀛。

丹鼎刀圭应有在,愿随鸡犬上蓬瀛。

意思:丹鼎一匙应该有在,愿随鸡犬上蓬瀛。

出自作者[宋]黄公度的《别陈景明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作者在朝廷中任职,面临重要任务和决策的描绘。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赏析: “冕旒目送出延英,鼓吹江喧引去程。” “冕旒目送”描绘了作者在朝廷中的地位和影响力,被众人目送离开,象征着权威和尊重。“鼓吹江喧”则描绘了离去的场景,江上鼓吹喧闹,仿佛是作者即将踏上归程,去往未知的远方。 “三夏日迟心自急,百年恩重命还轻。” “三夏日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任务的紧迫性,而“心自急”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紧张和压力。“百年恩重”则暗示了责任重大,而“命还轻”则表达了即使面临艰难,也要坚持下去的决心。 “贾胡久矣传诗句,蛮长依然识姓名。” “贾胡”指的是作者离开故乡,前往远方。“诗句”可能是指人们对作者离去的赞美或祝福。“蛮长依然识姓名”则表达了即使远离故土,名字依然被记住。 “丹鼎刀圭应有在,愿随鸡犬上蓬瀛。” “丹鼎刀圭”是道家炼丹的术语,这里可能暗指作者将秉持着对事业的热情和执着,继续前行。“愿随鸡犬上蓬瀛”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待和决心,希望能够像神话中的鸡犬一样,跟随朝廷的脚步,登上仙境。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朝廷中的重要时刻,面临着艰难的任务和决策。尽管面临压力和挑战,作者依然坚守自己的信念和决心,期待着未来的成功和荣耀。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表达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和对未来的期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冕旒目送出延英,鼓吹江喧引去程。
三夏日迟心自急,百年恩重命还轻。
贾胡久矣传诗句,蛮长依然识姓名。
丹鼎刀圭应有在,愿随鸡犬上蓬瀛。
作者介绍
黄公度(1109~1156)字师宪,号知稼翁,莆田(今属福建)人。绍兴八年进士第一,签书平海军节度判官。后被秦桧诬陷,罢归。除秘书省正字,罢为主管台州崇道观。十九年,差通判肇庆府,摄知南恩州。桧死复起,仕至尚书考功员外郎兼金部员外郎,卒年四十八,著有《知稼翁集》十一卷,《知稼翁词》一卷。

关键词解释

  • 丹鼎

    读音:dān dǐng

    繁体字:丹鼎

    意思:炼丹用的鼎。
      ▶唐·卢照邻《赠李荣道士》诗:“圆洞开丹鼎,方坛聚绛云。”
      ▶金·元好问《游天坛杂诗》之五:“同向燕家舐丹鼎,不随鸡犬上青云。”
      ▶明·谢谠

  • 应有

    读音:yīng yǒu

    繁体字:應有

    意思:(应有,应有)

     1.所有,一切。
      ▶唐·白居易《奏所闻状》:“自今已后,应有进奉,并不用申报御史臺,如有人勘问,便仰录名奏来者。”
      ▶元·关汉卿《

  • 刀圭

    读音:dāo guī

    繁体字:刀圭

    意思:
     1.中药的量器名。
      ▶晋·葛洪《抱朴子•金丹》:“服之三刀圭,三尸九虫皆即消坏,百病皆愈也。”
      ▶王明校释:“刀圭,量药具。
      ▶武威·汉墓出土医

  • 蓬瀛

    读音:péng yíng

    繁体字:蓬瀛

    意思:蓬莱和瀛洲。神山名,相传为仙人所居之处。亦泛指仙境。
      ▶晋·葛洪《抱朴子•对俗》:“﹝得道之士﹞或委华驷而辔蛟龙,或弃神州而宅蓬·瀛。”
      ▶唐·许敬宗《游清都观寻沈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