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因老眼分明见,辜负凌寒一寸心。
意思:不因年老眼分明看见,辜负凌寒一寸心。
出自作者[宋]李弥逊的《次韵赵表之道中见梅之作二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冬日景象的诗,通过对近水疏篱竹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
首句“近水疏篱竹半侵”,诗人以简洁的笔触点出了诗题中的“竹”和“水”两个元素。这里的“疏篱”暗示了篱笆的稀疏,可能是由于年久失修或者人为疏忽,篱笆已经有些残破,而竹子则半倚半靠在篱笆边。这样的描绘给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仿佛我们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乡村小屋,透过半掩的篱笆,可以看到远处疏篱边的竹林。
“枝南枝北弄晴阴”,这句诗描绘了竹枝在阳光下的影子在篱笆上舞动的景象。晴天的竹影在篱笆上舞动,北面的枝条在阳光下显得更加翠绿,南面的枝条则被阳光照射出斑驳的光影。这里的“弄”字用得极妙,它不仅描绘了竹影在阳光下的舞动,也赋予了竹子一种灵动的生命感。
“不因老眼分明见,辜负凌寒一寸心。”最后两句是诗的点睛之笔,诗人通过对比冬日竹子的坚韧与凌寒开放的梅花,表达了自己对坚韧不屈精神的赞美。这里,“老眼分明见”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和深刻理解,而“辜负凌寒一寸心”则表达了诗人对冬日竹子的深深喜爱和赞美之情。这里的“一寸心”可以理解为竹子在寒冬中依然坚韧不屈的精神,也可以理解为诗人自己的心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冬日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和深刻理解,以及对坚韧不屈精神的赞美。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比喻,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深刻的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