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黄鱼》 泥沙卷涎沫,回首怪龙鳞。

泥沙卷涎沫,回首怪龙鳞。

意思:泥沙卷涎沫,回首怪龙鳞。

出自作者[唐]杜甫的《黄鱼》

全文赏析

【鹤注】当是大历元年夔州作,故诗云“日见巴东峡”

  日见巴东峡,黄鱼出浪新①。脂膏兼饲犬②,长大不容身。筒桶相沿久③,..风雷肯为伸④。泥沙卷涎沫⑤,回首怪龙鳞。

  (咏黄鱼,叹长大而罹患也。上四言取之狼籍,下致哀悯之意,虽欲援救而不能矣。筒桶取鱼,世俗相沿已久,虽有风雷肯相伸救,彼亦卷沫泥中,徒望龙飞而惊怪,见黄鱼之大而不灵也。【卢注】此即公《雕赋》中所云“鸹之类,莫益于物,空生此身,长大如人”之意,俱指庸流言。)

  ①《杜臆》:夔州上水四十里有黄草峡,出黄鱼,大者数百觔。《尔雅注》:鱣鱼,体有甲无鳞,肉黄,大者长二三丈,江东人呼为黄鱼。②《盐铁论》:“江陵之人以鱼饲犬。”③筒,竹器。桶,木器。皆捕鱼之具。陆龟蒙《渔具诗序》:缗而竿者,总谓之筌。筌之流,曰筩曰车。④【邵注】三月浪暖,鲤化为龙,则风雷从之。⑤刘峻《金华山栖志》:“鱼潜渊下,窟穴泥沙。”《庄子》:“泉涸,鱼处于陆,相煦以湿,相濡以沫。”
-----------仇兆鳌 《杜诗详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日见巴东峡,黄鱼出浪新。
脂膏兼饲犬,长大不容身。
筒桶相沿久,风雷肯为神。
泥沙卷涎沫,回首怪龙鳞。
作者介绍 杜甫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关键词解释

  • 涎沫

    读音:xián mò

    繁体字:涎沫

    英语:spittle; saliva

    意思:口水。
      ▶唐·杜甫《黄鱼》诗:“泥沙卷涎沫,回首怪龙鳞。”
      ▶《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诉冤》:“焦氏照

  • 泥沙

    读音:ní shā

    繁体字:泥沙

    英语:silt

    意思:
     1.泥土与沙子。
      ▶南朝·梁·刘孝标《东阳金华山栖志》:“夫鸟居山上,层巢木末;鱼潜渊下,窟穴泥沙。”
      ▶唐·杜

  • 回首

    读音:huí shǒu

    繁体字:回首

    英语:turn one\'s head; turn round; look back; call to mind; recollect

    意思:(参见迴首)
    <

  • 龙鳞

    读音:lóng lín

    繁体字:龍鱗

    意思:(龙鳞,龙鳞)

     1.龙的鳞甲。
      ▶《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其土则丹青赭垩,雌黄白附,锡碧金银,众色炫耀,照烂龙鳞。”
      ▶李善注:“郭璞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