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偶见司马公休无已书简感旧作绝句》 卓行高文司马陈,当年简牍指埃尘。

卓行高文司马陈,当年简牍指埃尘。

意思:卓行高文司马陈,当年纸张指尘埃。

出自作者[宋]晁说之的《偶见司马公休无已书简感旧作绝句》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对古代名人司马陈的赞美和哀悼,表达了对他的卓行高文和短暂人生经历的感慨。 首句“卓行高文司马陈,当年简牍指埃尘”,这句诗描绘了司马陈的卓越行为和高尚文采,他的事迹和文章如同指间的尘埃一样被时间遗忘。这句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司马陈的卓行高文与时间的流逝相对比,突出了他的不朽价值。 “身名暂振久青冢,见在凄凉海畔身”,这句诗表达了司马陈虽然短暂地得到了人们的关注,但最终还是像青冢一样被遗忘,只剩下他在海边孤独的身影。这句诗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将司马陈的人生比作青冢,象征着短暂而不起眼的存在,同时也表达了对他凄凉晚年的哀悼。 整首诗通过对司马陈的赞美和哀悼,表达了对卓越品质和短暂人生的感慨。诗人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将司马陈的形象塑造得生动而深刻,同时也传达了对人生短暂和卓越品质的敬仰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卓行高文司马陈,当年简牍指埃尘。
身名暂振久青冢,见在凄凉海畔身。
作者介绍
晁说之[chaoyuezhi](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马光之为人,自号景迂生。先世世居澶州(今河南濮阳),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迥玄孙。生于宋仁宗嘉祐四年,卒于高宗建炎三年,年七十一岁。

关键词解释

  • 卓行

    引用解释

    1.远行。《汉书·霍去病传》:“取食於敌,卓行殊远而粮不絶。” 颜师古 注:“卓亦远意。”

    2.高尚的品行。 宋 陆游 《贺黄枢密启》:“躬卓行于苟且自恕之俗,推絶学于散缺不全之经,凛然一家之言,发乎千载之閟。” 明 方孝孺 《蜀三守赞·张公咏》:“卓行危言,为世名臣。”

    读音:zhu

  • 埃尘

    读音:āi chén

    繁体字:埃塵

    意思:(埃尘,埃尘)

     1.尘土。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瞰临城中,旗帜蔽野,埃尘连天,钲鼓之声闻数百里。”
      ▶唐·孟郊《罗氏花下奉招陈侍御》诗:“眼

  • 简牍

    读音:jiǎn dú

    繁体字:簡牘

    英语:A bamboo strip and spill used for writing in ancient times.

    意思:(简牍,简牍)

     

  • 高文

    读音:gāo wén

    繁体字:高文

    英语:Gauvain

    意思:
     1.汉高祖·刘邦和汉文帝·刘恒的并称。
      ▶汉·班固《封燕然山铭》:“将上以摅高·文之宿愤,光祖宗之玄灵。”

  • 司马

    读音:sī mǎ

    繁体字:司馬

    英语:sima

    意思:(司马,司马)

     1.官名。相传少昊始置。
      ▶周时为六卿之一,曰夏官大司马。掌军旅之事。
      ▶汉武帝·元狩四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