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袁畴耕道见贻》 仁义夙心成自误,文章小道得高评。

仁义夙心成自误,文章小道得高评。

意思:仁义夙心成自己的错,文章小方法得到高评。

出自作者[宋]晁补之的《次韵袁畴耕道见贻》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旅人在世间的纷繁中归来,眼中的明亮为乡人所赞叹。诗人以老者的身份安慰和鼓励年轻的学子,表达了对仁义和文章的独特看法,最后邀请学子一同在曲池边欣赏月生,享受清凉的夏夜。 首联“阅世纷纷共旅亭,归来眼为里人明。”描绘了旅人在世间的纷扰后归来,明亮的眼神让人赞叹。这里既表达了旅人的阅历丰富,也展示了他的睿智和洞察力。 颔联“老夫未叹尝三已,吾子何忧取一名。”诗人以老者的身份自居,安慰和鼓励年轻的学子不要过于担心名次,展示了他的慈祥和鼓励之心。 颈联“仁义夙心成自误,文章小道得高评。”这里诗人发表了对仁义和文章的看法,认为过于执着于仁义可能会误导自己,而文章虽小,却能得到高度的评价。这体现了诗人的豁达和对学问的独特见解。 尾联“曲池远市偏宜暑,携卷同来看月生。”诗人邀请学子一同在曲池边欣赏月生,享受清凉的夏夜,展现了诗人的雅致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体来看,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的豁达、慈祥和雅致,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学问、仁义和生活的独特见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阅世纷纷共旅亭,归来眼为里人明。
老夫未叹尝三已,吾子何忧取一名。
仁义夙心成自误,文章小道得高评。
曲池远市偏宜暑,携卷同来看月生。
作者介绍 晁补之简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关键词解释

  • 仁义

    读音:rén yì

    繁体字:仁義

    英语:humaneness and righteousness

    意思:(仁义,仁义)

     1.亦作“仁谊”。仁爱和正义;宽惠正直。
      ▶《礼记•

  • 小道

    读音:xiǎo dào

    繁体字:小道

    英语:byway

    意思:
     1.礼乐政教以外的学说;技艺。
      ▶《论语•子张》:“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
      ▶何晏集解:“小道谓异端。”

  • 文章

    读音:wén zhāng

    繁体字:文章

    短语:稿子 章

    英语:article

    意思:
     1.错杂的色彩或花纹。
      ▶《墨子•非乐上》:“是故子墨子之所以非乐者

  • 夙心

    读音:sù xīn

    繁体字:夙心

    意思:平素的心愿。
      ▶《后汉书•文苑传下•赵壹》:“惟君明叡,平其夙心。”
      ▶《周书•齐炀王宪传》:“吾之夙心,公宁不悉,但当尽忠竭节耳,知复何言。”
      ▶唐·皇甫枚

  • 误文

    引用解释

    校勘用语。因抄写、排版等疏忽而造成的文字错误。 清 顾炎武 《<仪礼郑注句读>序》:“而此经误文最多,或至脱一简一句。”

    读音:wù wén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