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答史太博》 一枝数粒唯知分,岂是明时学考槃。

一枝数粒唯知分,岂是明时学考槃。

意思:一枝数粒只知道分,难道这表明当时学考盘。

出自作者[宋]李覯的《次韵答史太博》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诗的赏析。 首先,诗的标题表明了这是一首关于书信和旅行的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远行的关心和祝福。 首联“驿使将诗访远山,发函宁暇正衣冠。”描绘了邮差带着诗信去远山探望朋友,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同时,这也暗示了朋友即将远行,引发了诗人的担忧和祝福。颔联“秦城未割难论价,燕谷才吹已不寒。”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旅途的关心。这里用“秦城”和“燕谷”两个地名,暗示了朋友旅途的艰辛和危险。颈联“占毕有心忘老至,惰农无罚贺恩宽。”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旅途中的学问和勤奋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和鼓励。尾联“一枝数粒唯知分,岂是明时学考槃。”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在旅途中能够保持本真、分清是非的期望,同时也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和鼓励。 整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思念和祝福。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思考和感悟,具有一定的哲理意义。 此外,这首诗的用词、用句也十分精妙。例如,“驿使将诗访远山”中的“访”字,既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又体现了邮差作为使者的重要作用。再如,“秦城未割难论价”中的“未割”二字,既体现了旅途的危险和艰辛,又体现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和担忧。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佳作,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驿使将诗访远山,发函宁暇正衣冠。
秦城未割难论价,燕谷才吹已不寒。
佔毕有心忘老至,惰农无罚贺恩宽。
一枝数粒唯知分,岂是明时学考槃。

关键词解释

  • 明时

    读音:míng shí

    繁体字:明時

    意思:(明时,明时)

     1.阐明天时的变化。
      ▶《易•革》:“君子以治厤明时。”
      ▶孔颖达疏:“脩治厤数以明天时也。”
      ▶南朝·梁·陆倕《新刻

  • 一枝

    引用解释

    1.一根枝杈。《庄子·逍遥游》:“鷦鷯巢於深林,不过一枝。” 晋 张华 《鹪鹩赋》:“其居易容,其求易给,巢林不过一枝,每食不过数粒。”后用以比喻栖身之地。 唐 杜甫 《宿府》诗:“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宋 曾巩 《次道子中书问归期》:“一枝数粒身安稳,不羡云鹏九万飞。” 清 方文 《庐山·玉帘泉》诗:“小楼暖可居,他日

  • 数粒

    读音:shù lì

    繁体字:數粒

    意思:(数粒,数粒)
    指几粒米。
      ▶晋·张华《鹪鹩赋》:“巢林不过一枝,每食不过数粒。”后用作安于贫困生活之典。
      ▶唐·杜甫《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

  • 时学

    读音:shí xué

    繁体字:時學

    意思:(时学,时学)
    当时的学者。
      ▶金·王若虚《<论语>辨惑一》:“已自为凿,而反病时学之不通,亦过矣。”
      ▶清·吴敏树《梅伯言先生诔辞》:“余曩在京师,见时学治古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