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地隅》 平生心已折,行路日荒芜。

平生心已折,行路日荒芜。

意思:平生心里已经折,路人天天荒芜。

出自作者[唐]杜甫的《地隅》

全文赏析

这首诗《江汉山重阻,风云地一隅。年年非故物,处处是穷途。》以一种沉郁的笔调,描绘了作者对江汉地区的山川风物和历史变迁的深深感慨。接下来,我将从各个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首先,从整体上看,这首诗的韵律和节奏都十分优美。诗人通过运用对仗、叠词等手法,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感。如“江汉山重阻”与“风云地一隅”,“非故物”与“穷途”等,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的视觉效果。 首联“江汉山重阻,风云地一隅”,诗人以江汉地区的崇山峻岭为背景,描绘出一幅风云变幻的地域图。这里的山峦叠嶂,阻隔了人们的去路,风云变幻,又预示着未知的命运。而“一隅”二字,则暗示着江汉地区在历史长河中的微小和边缘地位。 颔联“年年非故物,处处是穷途”,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曾经的故物都已非旧时模样,物是人非,到处是人生的困境和挫折。这两句诗既是对过去的怀念,也是对现在的反思,对未来的忧虑。 接下来的两联,诗人以具体的历史人物——秦公子和楚大夫为例,进一步表达了他的感慨。“丧乱秦公子,悲凉楚大夫”,秦公子和楚大夫的故事,既代表了历史的兴衰,也代表了个人命运的起伏。他们的事迹,既体现了社会的动荡,也体现了人生的无常。 “平生心已折”和“行路日荒芜”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已经心灰意冷,前路越走越艰难的感慨。这里的“心已折”并非直接描述身体上的伤害,而是指精神上的打击和挫败。而“行路日荒芜”则象征着前路的艰难和险阻,以及生活的困苦和不易。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江汉山川为背景,通过描述历史变迁和具体的历史人物故事,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深感慨和忧虑。诗人的情感深沉而真挚,语言简练而有力,是一首优秀的古诗。 至于诗人的身份和背景,由于诗中并未明确提及,我们只能从诗的内容和风格上进行推测。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于历史和人生的理解十分深刻,对于生活的艰辛和无常有着深深的体会。这可能是一位经历过生活磨难,或者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人所写。 最后,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种普遍情绪。在动荡的年代,人们对于生活的无常、人生的困境、历史的兴衰都有深深的体会。这首诗也因此具有了更广泛的社会意义,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共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江汉山重阻,风云地一隅。
年年非故物,处处是穷途。
丧乱秦公子,悲凉楚大夫。
平生心已折,行路日荒芜。
作者介绍 杜甫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关键词解释

  • 行路

    读音:xíng lù

    繁体字:行路

    英语:walking along the street

    意思:
     1.道路。
      ▶南朝·宋·颜延之《秋胡》诗:“驱车出郊郭,行路正威迟。”
     

  • 平生

    读音:píng shēng

    繁体字:平生

    短语:固 一向 有史以来 向来 素 素来 自来 从 根本 历来 从来 从古至今 向

    英语:all one\'s life

  • 荒芜

    读音:huāng wú

    繁体字:荒蕪

    短语:

    英语:uncultivated

    意思:(荒芜,荒芜)

     1.谓田宅不治,草秽丛生。
      ▶《国语•周语下

  • 折行

    读音:shé xíng

    繁体字:折行

    意思:I
    谓水曲折流行。
       ▶《周礼•考工记•匠人》“凡行奠水,磬折以参伍”郑玄注引汉·郑司农云:“谓行停水,沟形当如磬,直行三,折行五。”
    II
    降低辈份。<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