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鹊踏枝·萧索清秋珠泪坠》 萧索清秋珠泪坠,枕簟微凉,展转浑无寐。

萧索清秋珠泪坠,枕簟微凉,展转浑无寐。

意思:冷落清秋泪珠掉,枕垫微凉,辗转浑不觉。

出自作者[唐]冯延巳的《鹊踏枝·萧索清秋珠泪坠》

全文创作背景

唐朝诗人冯延巳的《鹊踏枝·萧索清秋珠泪坠》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诗人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冯延巳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他的诗歌多数表现出对国家命运和民生疾苦的关切和忧虑。而这首《鹊踏枝》则是在一个秋意渐浓的季节,诗人目睹落叶飘零,感受到了岁月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从而引发了深深的感慨和思索。 具体来说,这首词描写了一个女子在清秋季节,因为思念远人而珠泪坠落的情景。词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枫树残阳”、“雁声寥廓”,渲染出一种萧瑟、凄清的氛围,从而衬托出女子的孤独和悲伤。同时,词人还借用了“珠泪坠”这一形象生动的比喻,表现了女子思念之情的深沉和哀怨。 整首词以清秋为背景,以女子的思念之情为主线,将自然景物与人物情感融为一体,表达了词人对生命、爱情和人生况味的深沉感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萧索清秋珠泪坠,枕簟微凉,展转浑无寐。
残酒欲醒中夜起,月明如练天如水。
阶下寒声啼络纬,庭树金风,悄悄重门闭。
可惜旧欢携手地,思量一夕成憔悴。
作者介绍
冯延巳(903年—960年),又作冯延己、冯延嗣,字正中,五代江都府(今江苏省扬州市)人。五代十国时南唐著名词人,仕于南唐烈祖、中主二朝,三度入相,官终太子太傅,卒谥忠肃。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有词集《阳春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珠泪

    解释

    珠泪 zhūlèi

    [tear drop] 指像珠子一样的泪滴

    珠泪纵横

    引用解释

    眼泪。泪滴如珠,故称。 南朝 梁 张率 《长相思》诗:“空望终若斯,珠泪不能雪。” 唐 李白

  • 展转

    解释

    展转 zhǎnzhuǎn

    (1) [toss about (in bed)]∶翻身貌。多形容卧不安席

    (2) [pass through many hands or places]∶经过许多人的手或经过许多环节的地方

    展转四明天台。—&mda

  • 萧索

    读音:xiāo suǒ

    繁体字:蕭索

    英语:bleak and chilly; desolate

    意思:(萧索,萧索)

     1.萧条冷落;凄凉。
      ▶晋·陶潜《自祭文》:“天寒夜

  • 清秋

    读音:qīng qiū

    繁体字:清秋

    意思:明凈爽朗的秋天。
      ▶晋·殷仲文《南州桓公九井作》诗:“独有清秋日,能使高兴尽。”
      ▶唐·杜甫《宿府》诗:“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清·吴谦牧

  • 无寐

    读音:wú mèi

    繁体字:無寐

    意思:(无寐,无寐)
    不睡;不能入睡。
      ▶《诗•魏风•陟岵》:“母曰:‘嗟!予季行役,夙夜无寐。’”唐·吴融《秋夕楼居》诗:“危栏倚遍都无寐,祇恐星河堕入楼。”
      ▶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