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刘吏部挽词》 但知分谤喜,宁肯自论功。

但知分谤喜,宁肯自论功。

意思:只知道分诽谤高兴,能否从论功。

出自作者[宋]楼钥的《刘吏部挽词》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谁扰奚山众,焚林兽已穷。
徙薪能远虑,下濑得深攻。
南峤肩随息,中朝论愈公。
但知分谤喜,宁肯自论功。》,它是一首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艰难,同时也表达了对于那些在困难和压力下仍然坚持的人的敬意。 首先,诗的前两句“谁扰奚山众,焚林兽已穷。”描绘了战争的残酷性。这里用“奚山众”来形容敌人之多,用“焚林兽”来比喻士兵们面对的艰难和危险。这两句诗表达了战争的破坏性和惨烈程度。 接下来的两句“徙薪能远虑,下濑得深攻。”,运用了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士兵们深思熟虑、勇往直前的精神。“徙薪”比喻深思熟虑,“下濑”比喻勇往直前,“深攻”则表达了对于敌人的坚决打击。 “南峤肩随息,中朝论愈公。”这两句诗描绘了士兵们的团结和坚定信念。他们像南峤一样肩并肩地战斗,像中朝论一样坚定不移。这表达了他们对于共同目标的坚定信念和团结精神。 最后两句“但知分谤喜,宁肯自论功。”表达了士兵们的无私精神。他们愿意承受别人的责难和诽谤,而不是去追求自己的功绩。这体现了他们的高尚品质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战争的残酷和艰难,表达了对那些在困难和压力下仍然坚持的人的敬意。它赞美了士兵们的勇敢、团结、无私和坚定信念,是一首充满激情和感人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谁扰奚山众,焚林兽已穷。
徙薪能远虑,下濑得深攻。
南峤肩随息,中朝论愈公。
但知分谤喜,宁肯自论功。

关键词解释

  • 宁肯

    读音:nìng kěn

    繁体字:寧肯

    意思:(宁肯,宁肯)

     1.难道不肯,岂肯。
      ▶《后汉书•刘盆子传》:“所以厚诸君者,非欲求利,徒以县宰不道,枉杀吾子,欲为报怨耳。诸君宁肯哀之乎?”晋·干宝《搜神记

  • 分谤

    读音:fēn bàng

    繁体字:分謗

    意思:(分谤,分谤)
    分担别人受到的诽谤。
      ▶《左传•宣公十二年》:“楚师方壮,若萃于我,吾师必尽,不如收而去之。分谤生民,不亦可乎。”
      ▶《宋史•胡铨传》:“﹝秦

  • 论功

    读音:lùn gōng

    繁体字:論功

    意思:(论功,论功)
    评定功劳之大小。
      ▶《晏子春秋•外篇上二四》:“昔圣王论功而赏贤。”
      ▶宋·欧阳修《奉使道中五言长韵》:“深惭汉·苏武,归国不论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