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筹笔驿》 千里山河轻孺子,两朝冠剑恨谯周。

千里山河轻孺子,两朝冠剑恨谯周。

意思:千里江山轻视你,两朝冠剑恨谁周。

出自作者[唐]罗隐的《筹笔驿》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对历史人物诸葛亮的缅怀和赞美。 首联“抛掷南阳为主忧,北征东讨尽良筹”,描绘了诸葛亮在刘备身边,为刘备的国家和个人前途而忧心忡忡,同时也在北征东讨中展现出卓越的策略和智谋。这一联表达了诸葛亮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怀,以及他在军事和政治上的卓越才能。 颔联“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表达了历史的变迁和时运的不济对英雄人物的制约。一方面,时来运转,英雄有了施展才华的机会,天地也为之助力;另一方面,时运衰败,即使英雄也难以抵挡命运的安排。这表达了历史的无常和诸葛亮的无奈。 颈联“千里山河轻孺子,两朝冠剑恨谯周”,对诸葛亮的个人命运和历史进行了深入反思。千里山河,英雄辈出的时代,但孺子(指诸葛亮)却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这让人感到遗憾。而两朝的兴亡,冠剑的更替,更让人感到历史的无情和无常。这一联表达了诸葛亮未能实现自己理想的遗憾,同时也对历史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尾联“唯馀岩下多情水,犹解年年傍驿流”,以水为喻,表达了水的深情和对诸葛亮的怀念。尽管历史的变迁和时运的不济,但水仍然年复一年地流淌在通往诸葛亮的驿道上,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深深怀念和敬仰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诸葛亮的缅怀和赞美,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诗人通过对历史和人物的深入思考,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抛掷南阳为主忧,北征东讨尽良筹。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千里山河轻孺子,两朝冠剑恨谯周。
唯馀岩下多情水,犹解年年傍驿流。
作者介绍 罗隐简介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

关键词解释

  • 冠剑

    读音:guān jiàn

    繁体字:冠劍

    意思:(冠剑,冠剑)
    古代官员戴冠佩剑,因以“冠剑”指官职或官吏。
      ▶南朝·梁·江淹《到主簿日事诣右军建平王》:“常欲永辞冠剑,弋钓畎壑。”
      ▶宋·司马光《楚宫行

  • 孺子

    读音:rú zǐ

    繁体字:孺子

    英语:child

    意思:
     1.幼儿,儿童。
      ▶《孟子•公孙丑上》:“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憷惕恻隐之心。”
      ▶宋·苏轼《教战守策》:“

  • 千里

    读音:qiān lǐ

    繁体字:千裏

    英语:a thousand li; a long distance or a vast expanse

    意思:指路途遥远或面积广阔。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 山河

    读音:shān hé

    繁体字:山河

    短语:海疆 领土 国土 领域 幅员 版图 土地 疆土 河山

    英语:(n) the mountains and rivers; country\'s land <

  • 朝冠

    读音:cháo guān

    繁体字:朝冠

    意思:君臣上朝时所戴之冠。
      ▶《孟子•公孙丑上》:“立于恶人之朝,与恶人言,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
      ▶《醒世姻缘传》第十八回:“晁源走到后边,取了一顶朝冠出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