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逢曾子固》 前出秦淮来,船尾偶搀燕。

前出秦淮来,船尾偶搀燕。

意思:前从秦淮来,船尾偶然掺燕。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逢曾子固》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描绘了作者在秦淮河畔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深厚感情和对生活的感慨。 首段通过描绘船只相碰、曾子固的邀请等情景,展现了作者与友人相遇的惊喜和期待。接着,作者描述了顺风扬帆、举手敬慕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向往和敬仰之情。 在第三段中,作者描述了与友人亲切交谈的情景,并表达了对友人言辞的敬畏和感慨。接着,作者描绘了突如其来的飞雪,暗示了生活的无常和变化。 在接下来的几段中,作者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深厚感情和对生活的感慨。他感到自己病了,不能饮酒,烹茶也不佳,但仍然冷坐对寒流,不知疲倦。这些描述展现了作者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人生无常和变化的感慨,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前出秦淮来,船尾偶搀燕。
遽传曾子固,愿欲一相见。
顺风吹长帆,举手但慕羡。
杨子东园头,下马情眷眷。
昔始知子文,今始识子面。
吐辞亦何严,白昼忽飞霰。
我病不饮酒,烹茶又非善。
冷坐对寒流,萧然未知倦。
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秦淮

    读音:qín huái

    繁体字:秦淮

    意思:河名。流经南京,是南京市名胜之一。相传秦始皇南巡至龙藏浦,发现有王气,于是凿方山,断长垄为渎入于江,以泄王气,故名秦淮。
      ▶唐·杜牧《泊秦淮》诗:“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 船尾

    读音:chuán wěi

    繁体字:船尾

    短语:船体 船壳 右舷 船桨

    英语:stern

    详细释义:船的后部。如:『暴风雨快来了,你到船尾看看,东西有没有都

  • 搀燕

    读音:chān yàn

    繁体字:攙燕

    意思:(搀燕,搀燕)
    如燕尾般交错。
      ▶宋·梅尧臣《逢曾子固》诗:“前出秦淮来,船尾偶搀燕。”

    解释:1.如燕尾般交错。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