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清池》 虾蟆纵跳梁,得以绿其涯。

虾蟆纵跳梁,得以绿其涯。

意思:虾蟆纵跳桥,能用绿色的边际。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清池》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首先,诗中通过对清澈的水池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赞美。作者用藻荇参差等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水池的美丽和宁静,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美好。 其次,诗中通过对美人采掇的描述,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作者用玉鲔自扬鬐等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美人的美丽和优雅,让人感受到人生的美好和珍贵。 接着,诗中通过对波澜和龟鳖的描述,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和思考。作者用波澜日已浅等语言,描绘出生命的脆弱和短暂,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珍贵和可贵。 最后,诗中通过对虾蟆、蝌蚪、蛙黾等生物的描述,表达了对生命的尊重和理解。作者用竞此长科斗等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生物的多样性和生命的顽强,让人感受到生命的伟大和神奇。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多样性和可贵性的理解,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神奇和美好。整首诗充满了哲理和智慧,是一首值得一读的优秀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泠泠清水池,藻荇何参差。
美人留采掇,玉鲔自扬鬐。
波澜日已浅,龟鳖日复滋。
虾蟆纵跳梁,得以绿其涯。
竞此长科斗,凌乱满澄漪。
空有文字质,非无简策施。
僊鲤勿苦羡,宁将蠯蛤卑。
徒剖腹中书,悠悠谁尔知。
聊保性命理,远潜江海湄。
泚泚曷足道,任彼蛙黾为。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虾蟆

    读音:há má

    繁体字:蝦蟆

    英语:frog

    意思:(虾蟆,虾蟆)
    亦作“蛤蟆”。
     
     1.《史记•龟策列传》:“月为刑而相佐,见食于虾蟆。”
      ▶北魏·郦道元《水经

  • 跳梁

    读音:tiào liáng

    繁体字:跳梁

    意思:见“跳踉”。

    解释:跳跃;腾跃东西跳梁|屈伸跳梁。也形容跋扈跳梁妄作。

    详细释义:跳跃。语出庄子?逍遥游:『子独不见

  • 得以

    读音:dé yǐ

    繁体字:得以

    英语:(conj) so that one can ...

    意思:可以;赖以。
      ▶汉·晁错《论贵粟疏》:“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